12.回一次宁波老家
一个星期以后,章承德的申甬火柴厂开工了。承德把他们生产的自来火取名“轮船牌”商标。轮船牌自来火很快进入上海市场,为了争夺市场,承德实施了平价战略,他们的轮船牌自来火价格只是日本和瑞典洋火的三分之二。轮船牌自来火推上市场以后,立马成了抢手货,开业第一天拿出去的100箱自来火,不到中午就批发一空,下午,那些代销商家纷纷拿着现银派人来厂里要求提货。承德舒了一口气。轮船牌自来火价格虽然比东洋西洋人的洋火便宜许多,但是算算利润,还有3成赚头。按照这么一算,火柴厂每个月至少可以产生2万两赚头,这么一来,还清那笔贷款指日可待。
让承德想不到的是,阿祥他们跑轮船运输这个钱也那么好赚。不到十天,阿祥他们的轮船已经从山东返回了。这个航程,阿祥他们净赚了1000多大洋。承德心里真是舒坦,他已经打起如意算盘:7个月以内把那笔贷款还了,以后赚到的钱,他要与郑茂昌先生合办一家银行。
那一阵子,承德感到一切太顺利了,按照现在势头,一年后,他不仅可以还清贷款,而且有望成为银行大股东。
章承德是个雄心勃勃的人,捱过了贷款这一关,他对日后已经设计了长远的打算,他的下一个投资目标是轮船航运业。这次与阿祥他们交往,他看到了航运业的灿烂前景。阿祥他们才一条旧船,用不了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那么,以他现在的实力,他可以在3年内购买一支船队,那每年可以有多少进账呢?
一切安排妥当,承德准备回一次宁波老家。他想在老家住一段时间,等过了清明再回上海,这次,他要把媳妇和孩子带到上海。
承德安排好五金号和火柴厂的事务,吩咐管家阿斌去买船票,他嘱咐阿斌,一定买英法公司太古轮的船票。
开往宁波的轮船下午4点开船。3点半,承德来到万国码头,码头上已经人头攒动,那些乘坐四等五等舱的客人,多数已经肩挑背负带着大包小包行李进入了船舱,码头检票外的堤坝上,送客的人沿堤坝站成一排,不断向船上挥手。承德和阿斌刚刚走到舷梯旁,马上有一名身着洁白制服的茶房迎了上来,顺手接过两人的皮箱,殷勤地在前面带路。
二等客舱两个人一间,位于轮船前部,楼上是驾驶台。这里视野很开阔,透过舷窗,码头上情景一览无余。那天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但是船舱里的热水汀还是烧得很热。承德刚脱下外衣,那名茶房马上接过来挂上衣架。而后,茶房奉上热茶,拿出菜单,请承德点菜。
“先生是到餐厅用餐,还是让人把菜肴送到客舱里?”点过菜,茶房小心问。“送到客舱里吧,再来一坛绍兴女儿红。”承德吩咐道。“好嘞!先生几点用餐?”茶房追问一句。“5点半吧。”
茶房把菜肴送到客房时,轮船已经快到吴淞口了。承德和阿斌把一坛女儿红喝完,船开始驶上大海。此时,船有些晃,两人就躺在铺上睡下了。睡下不久,阿斌就打起了鼾,承德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明天就可以回家,承德心里暖暖的。前一阵子有人捎来口信,说他阿姆一段时间身体不佳,把承德急得团团转,只是那段时间承德忙于生意,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家探望阿姆,只好让人捎带些补品到乡下,聊作儿子对老人家的一片孝心。
承德躺在铺上,只听得“哗啦啦——,哗啦啦——”,船舱外不停传来海浪冲击船舷的声响。起来看看外面,一片黑漆漆的,啥都看不见。承德又想起了一句古老的宁波老话:大海洋洋,忘记爹娘。哎——,我真的忘记爹娘了,我阿姆生病我都没来探望,真的太不应该了。承德长长叹了一口气。
章家桥是宁波北乡甬江边上的一个集镇,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甬江支流章河从这里流入甬江,在这里形成了丁字形水道,章家桥集镇就横跨在章河两岸。章家桥历史非常悠久,汉代,这里就形成了集镇。2000年过去,当年汉代江塘在这里仍然留有痕迹。
章家桥是浙东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四明山出产的各种山货,经由章河的木船运到镇上,然后装上海运沙船,出甬江口运送到苏鲁闽粤各个沿海码头,而苏鲁闽粤沿海各地的诸类商品,也在这里卸船,通过各种运载工具运送到浙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