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些公务员嘴上支持公车改革,实施方案一来,却抱怨“车补太少”,声称“以后不出差了”;一些干部说起简政放权头头是道,可真到了“割自己的肉”之时,却明放暗不放、放虚不放实;还有的平时痛责不正之风,但一受八项规定等的约束,又慨叹“为官不易”“管得太严”……
凡此种种,让人想起那位好龙的叶公。他看似爱龙成癖,可天上的真龙前来造访,竟吓得“弃而还走,失其魂魄”。就像叶公对真龙的态度,一些人对改革也是表里不一、徒陈空文,唱着“变调曲”,做起“双面人”,这种“叶公心态”尤须警惕。
如果说叶公的“虚”贻笑千古,那么愚公的“实”则令人景仰。对于“愚公移山”的寓言,人们或许各有理解,但愚公精神之于改革的价值,在今天愈发彰显出来。
愚公精神,贵在信念坚定。深化改革,各种难题如太行、王屋二山那样横亘面前,退却绝无出路,奋起才能破局。愚公精神,难在笃行不止。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詹勇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