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离开出版社,到一家出租车公司工作。我购买了一辆天津夏利牌轿车,成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令我印象深刻。
一天清晨,我驾驶出租车行至中山公园附近,发现有个男孩子穿着小学校服,佩戴绿领巾,且走且用手臂上的衣袖擦眼泪,显得十分悲伤。我立即将车停在他面前,下车,问其原因,还说了一些关心的话语。岂料,我的话触及到了孩子的痛处,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苦恼,抽泣着说:“爸爸在‘六院’抢救,我要上医院……”接着呜咽起来。我知道这个情况,先安慰几句,然后决定免费送他去医院。
一路上聊了之后,我才知,这孩子年仅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父亲是下岗工人,他患了感冒不愿花钱治疗,服用家中过期的药物,致使中毒昏迷,于昨晚被120救护车送进“市六医院”急救;妈妈随救护车前往,在医院里等候抢救爸爸的消息。
我以较快的车速把孩子送到医院。孩子下车前,将捏在小手心的一把硬币当作车费,一股脑儿地塞给我,尚未等我反应过来拒绝,就跑进了医院大门。我追赶不上,看着孩子的背影消失,手握十五枚一元硬币,感觉上面还留着他手上的余温。
我很少碰上这样懂事的孩子,但说好是免费送的就不能收钱。我估计孩子上车的地点离家不远,总有机会碰到他。之后,只要途经此地,我就顺路来此兜一圈。我想,即使暂时无缘与他相遇,干我这一行,今后也有机会,直至找到他,把钱还给孩子,这样我心才安。
那天夜幕渐浓,我驱车又至中山公园附近,忽然,发现远处有个男孩子身着小学校服,佩戴绿领巾,酷似那个坐我车去医院探望父亲的孩子。离目标越来越近,我完全能够看清楚:对方就是我要找的孩子!我将车辆行驶到他的身旁……孩子转过脸来认出是我,他惊喜地跳了起来,说:“叔叔,我爸爸得救啦!”是的,这一下,我可不会再让孩子跑掉:我总算把十五枚硬币还给了孩子。
此时,我才知道:那孩子早上去医院,是想将手里的硬币交给妈妈,去救爸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