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全国两会·观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卞英豪
更多两会即时消息,请扫码下载新民晚报客户端(安卓版)
  昨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记者会上表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创历史新高。而今年光是青年学生的就业人数就达到150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今年一、二月份新增就业数据比去年同期下降的幅度也比较大。政府部门将精准发力,保持就业市场稳定。

  “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个名词你是否似曾相识?小编来给您回顾一下,2012年,那年小编刚毕业,老师教育我们“找工作要抓紧,今年是史上最难毕业季”,那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680万。2013年,我们的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到699万,那一年媒体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直逼727万,这次人们都学乖了,改称其为“更难就业季”。而人社部长对于这一现象,更是坦言:“未来5年都会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大学生就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也是网友们关心的重点。有网友提出,“史上最难就业季”不应是懈怠的借口。相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理应早有预期。早做预案提前准备,是有关部门的责任,而不是坐视“最难就业季”难倒大学生。

  也有网友表示质疑,大学扩招时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但市场是公平的,有竞争力的学生始终能找到工作。有的民企招不到人,有的大学生却非国企不去,好高骛远,不愿就业。这样的情况怪不了谁。

  而在教育界,有“第一愤青教授”之称的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则完全不认同“最难就业季”。他表示,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连外国人都来找工作,义乌都有3万外国人,你能跟我说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领政府的工资难道就不叫就业吗?

  也有大学生现身说法表示,所谓“就业率”并不能反映现状。比如有大学存在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许论文答辩、不能拿毕业证的现象。部分学生为应付学校,上淘宝花百余元买就业协议,找超市老板花两元盖章签假就业协议。

  小编也是从“最难毕业季”走过来的。切身体会是,这一切并没有说的那么可怕。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摆正心态,学会规划,“就业”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并非难事。

  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边是教育部门严厉打击“就业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一边是有的单位搞“拼爹招聘”、“萝卜招聘”。就业的环境是否得到有效管理?

  一边是各种高喊“史上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各种民营企业“招不到人”。学生的择业观是否得到合理引导?许多毕业生宁愿拼命往编制里挤,也不愿投身民企。如果我们能让更多小微企业“活下去”,甚至“活得有尊严”,毕业生又岂会对民企如此冷淡?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创业”的观点亟需树立。对有关部门而言,规划未雨绸缪,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些都值得重视。 新民网 卞英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生态上海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2版:广告
尽快制定自贸区促进法
企业是企业家的家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一览无遗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观点A05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2015-03-11 2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