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药品捐赠并非无路可循
朱旻明
  药品捐赠遇阻的案例并不少见,在遭遇各方压力之后,也有一些人或者企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成了药品捐赠。这其中有多种社会因素在影响,却也有些值得思考和总结的经验。

  ■ 印度老爹建“药品银行”

  印度新德里的“药品老爹”奥姆卡尔纳特,在过去8年里一直在他的“药品银行”从事药品转接的工作。他从富裕家庭收集未用过的处方药,再将其免费分发给贫困的病人。印度政府在医疗保障上投入很低,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药价太贵,公立医院又药品短缺,十几亿人口中,大约40%无法用到现代药物。

  奥姆卡尔纳特没有受过药剂师培训,所以每次分发药物前他都会找医生出具处方。医生起初并不信任他收集到的药品,直至对药品一一检查后才信服。8年来,他的善举给众多贫苦病人带去了希望和生机,奥姆卡尔纳特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建立起全国性的“药品银行网”,“希望在我死前这能变成一项更大的运动,我至少为此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 外国药企国内公益捐药

  在中国,制药企业(尤其是外国药企)每年都会通过公益组织开展药品捐赠项目,不过往往不为人知,甚至在引起关注后反被质疑。

  今年7月9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北京启动了又一个新的医疗援助项目——为低保及困难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品,药品提供方是一家外国药企。

  为保障药品捐赠项目的公益性和公平性,申请药品捐赠项目需要提供大量证明材料,包括低保或困难证明、医生诊断确认的相关文件、医疗发票等,通过监管可以保证其健康操作。此外,项目中都有医生参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高妍表示:“项目医生会评估病人情况,因为有适应症,不是想给谁就给谁,医生会鉴别该不该给这个患者使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境外捐赠的药品必须符合我国药品标准收录或者我国已经批准进口注册的品种标准,才可使用。          朱旻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互动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健康
   第B0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能续命的贵重药怎就捐不得?
为“渐冻人”“解冻”
药品捐赠并非无路可循
新民晚报焦点A04药品捐赠并非无路可循 2015-08-05 2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