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惊喜的感动
曾泰元
  曾泰元

  秋末冬初,时序更替,乍寒忽暖。微博上看到了几组银杏的照片,黄灿灿的叶子,或挂满枝头,或铺展一地,在阳光的照耀下,美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几年前在南京大学访学,我的银杏初体验,就这样无预警地来袭。深秋时节的某个下午,我匆匆穿过南大森林般的校园,身旁的一片银杏不知何时竟披上了一身婆娑的金衣。我抬起头来,午后的骄阳从叶缝穿射而过,鳞次的黄叶与斑驳的光影,让我又惊又喜。我驻足片刻,既前行复回头,踟蹰徘徊,目光始终舍不得这一天地的金黄。

  《诗经秦风》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年秋天我在华北独行,2500年前的一首诗萦绕我心。寻寻觅觅到了三秦故地,满心想一睹诗中此景,却终不可得。举目所见,只是大片的玉米田,而且气温偏高,白露还是白露。

  这份失落,却意外地让我在南京得到了部分的弥补,让我找到了类似的感觉。一个初冬的清晨,我睁开双眼,推开窗门,迎接我的竟是覆盖在大地上的片片白霜,在朝阳的辉映下,闪耀着一抹橘色的光润。虽无苍苍的蒹葭,但我,惊喜,感动。

  草叶苍苍,白露为霜。

  印象中第一次有惊喜的感觉,是我在台大的学生时代,刚接触西洋古典音乐的不久后。那时有一部电影《阿玛迪斯》,讲的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传奇的一生。我看完电影,觉得电影配乐动人心弦,立刻就到校门外的唱片行买了原声带,听了几遍还意犹未尽。于是我便转而求助古典音乐唱片收藏甚丰的视听馆,循着电影原声带的选曲找出全曲,一一聆听,并在古典音乐达人馆员的引导下,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循序接触,深入欣赏。

  一天早上没课,我就窝在视听馆,借了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我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一股清新的乐音就倾泻而出,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仙乐妙音,令我惊喜莫名。后来同别人分享,跟别人说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宛如天籁,或许他们有了期待,也或许钟鼎山林各有所好,竟无人能体会我当初那种惊喜的感动。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惊喜,是多年后我在台湾南部的屏东教书之时。周末没课,有次我心血来潮,骑着我的二手老爷摩托车南下枫港小镇,再向东挺进南回公路,为的是要横越中央山脉,专程前去台东的太麻里,吃一碗新闻曾经报道过的美味牛肉面。爬山时只觉得摩托车的马力明显不足,心里担心的是万一车子爬坡上不去,在山林野外中途熄火可要怎么办。还好,老爷车的身躯虽然孱弱,但爬坡时仍能缓慢前行,有惊无险。

  迂回的山路,点缀着原住民经营的小餐厅、土产摊,偶有汽车从我身旁呼啸而过。后来,我在一个V字形的山谷奋力爬坡,不知路的尽头在何处,车子升高,升高,再升高,就一瞬间,小V变成了大V,大V的底部亮出了一点小蓝,我还没来得及眨眼,那一点小蓝顷刻便化成了一片大蓝,那可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啊!我瞠目屏息,又惊又喜。从无到有,从极小到极大,就在那片刻须臾。

  后来我欣然前往,又去了几次,每次经过那附近,内心都在期待。寻向所志,未果,不复得景。那个南回公路上的无敌美景,却不知怎么再也找不着了。

  惊喜的感动,源自毫无期待,却无法复制。我下一次的惊喜感动,不晓得会在哪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山村歌手“罗聋牯”
上海人的“计较”
“洋商标”泛滥令人忧
焐被窝
我们如何过新年?
惊喜的感动
安居乐业 (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惊喜的感动 2016-01-06 2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