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另一种“教育失衡”
邵 宁
  邵 宁

  在不久前市里举办的“十三五”规划讨论会上,杨浦区打一小学校长卞松泉讲了这样一段话。

  “现在基础教育系统女教师占80%,男教师占20%。很多男孩子不愿做老师。特别是小学,基本上都是女性教师占多数,这样的教育是失衡的。如果再发展下去,以后男女教师比例成了1:9,我们的教育是很欠缺的,对学生成长是不利的。”

  教师的男女比例问题,因为太过普遍而导致人们熟视无睹。记得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男老师还是很多的。我小学里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都是男的,还有一位音乐老师也是男的;初中和高中男教师数量要超过女教师。

  可是,现在随便你问哪个小朋友,他们都会告诉你,班主任是女的,语数英老师是女的,音乐美术老师是女的,计算机老师是女的……还有的孩子说,他们的体育老师也是女的!

  如果其他机构职工性别失衡还可以凑合,但学校却不应该凑合。因为学校是个特殊的场所,它承担着教育人、塑造人的重要责任。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阳刚之气,需要理性思维,需要果敢担当,需要勇于探索,一般而言,这些素质在男性身上多于女性。卞校长提的问题发人深思:“谁也不愿意把孩子送进一个纯女性的学校吧?”

  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上海市的层面,对教育投入都在逐年加大,校舍越建越漂亮,设备越来越完善,教师的待遇也在提高。可为什么来当老师的男性那么少呢?我想,可能待遇、福利还不够高,不足以吸引男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也可能,这份“孩子王”的工作不如白领金领那么光鲜;更有可能,教师的价值没有被社会所真正认识。我们当然不能用降低标准的办法来增加男老师,而是应该从待遇上、事业上增加教师岗位对男性的吸引力。

  不管怎样,这另一种“教育均衡”问题,期待能够尽早摆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也期待全社会都来动脑筋、想办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证照分离”意义不止于降门槛
另一种“教育失衡”
别让“去哪儿”成问题
持守
绑架
鉴定中产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另一种“教育失衡” 2016-01-06 2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