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持守
易 蓉
  易 蓉

  叶嘉莹先生创造了一个词,叫“弱德之美”,这既是她用九十载生命体悟到的诗词美学理论,也是她人生态度的表达。所谓“弱”,是“处于弱者地位”“保持一个弱者的姿态”“不正面对抗”;“德”,则是一种“操守”,一种“持守”。读着这位老人优雅的诗句,回顾她曾经历战火、流离的人生,品味“弱德”之于叶嘉莹,其中的美,淡淡蔓延,不言而喻。

  我又想到了另一个老人——年近八旬的车洪才。这位老人用半生时间执着而孤单地完成了一项已被遗忘的任务——250万字、5万词条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上世纪70年代,国务院召开全国词典工作会议,决定花10年时间出版160种中外语文词典,其中包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1978年,商务印书馆把这本词典的编写任务交给了正在国际广播电台普什图语组工作的车洪才,他曾被国家抽调赴阿富汗学习了3年普什图语。原以为这项工作两三年就能完成,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这项任务被逐渐遗忘。本职工作几经变故,老搭档都去世了,词典编撰被搁置,但这项任务车老并没有忘记。陆陆续续,直至退休后,他又全力着手这件事,在老同学的帮助下,终于经历36年完成了这项“任务”和“心愿”。

  在历史起伏中,鲜少有人能抗击命运洪流,似乎个人总归是弱者。然而随着光阴沉淀,那些仍然闪烁着光芒的人,似乎都是“心有磐石”的“持守之人”。他们的“弱”显得如此“强”,他们看上去美而幸福。这是为什么?或许我们能从心理学中找到一点方向。积极心理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奇克森特米哈伊开创了“幸福流理论”,他认为最幸福的状态是单纯因为内在动机驱使而从事某一活动,全身心投入其中,自我消失,“思想行动如同行云流水,就像演奏爵士乐般自然流畅”。与人们日常普通的愉快体验不同,幸福流未必产生即时的愉悦感,甚至常伴随身心的疲惫,但是它可以日积月累并最终汇集成自我决定感和生命掌控感,这就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有人说现在许多人习于“巧取豪夺”,或许淡定不争很难。但是为了在这嘈杂世界里找到能够持守的底气和安全感,或许我们该花些力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单纯动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证照分离”意义不止于降门槛
另一种“教育失衡”
别让“去哪儿”成问题
持守
绑架
鉴定中产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持守 2016-01-06 2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