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守一族
俞昌基
  俞昌基

  国门大开,神州大地涌现了一波又一波留学潮。若干年后,有的子女学业有成“海归”了,在国内打拼发展。有的找到了工作,安居异国他乡,还把双亲接去颐养天年。这两种情况都符合国人的传统理念:阖家团团圆圆,共享天伦之乐。还有的儿女在海外定居了,但是父辈不能或不愿移民去生活或养老,于是就出现了留守一族。

  有位同事的独生女在G国生了小宝宝,小妈咪请她去照顾坐月子,带萌娃。谁都知道,带娃两个字好辛苦——当然,一份辛苦能换得几分喜感。可是签证只有半年,同事带娃半年以后只能下岗回国,亲家母前去接班上岗。于是乎,同事每天只能等着看女儿发来的微信,过把“思孙之瘾”。

  有位老友的儿子留学E国以后定居了,把未满周岁的小贝贝送回上海,让爷爷奶奶带宝宝。老两口尽管都有慢性病,但瞒着儿子,整天含饴弄孙,忙得废寝忘食,还常乐呵呵地带娃去上早教课。爷爷早已修炼成“食指族”了,不时在微信上晒娃秀娃,荣获了巨多的点赞和美评,勿要太扎劲噢!可是五六年后,儿子媳妇把小贝贝接回E国去读书了。留守的二老很失落,有时见了邻家的孩子还会发呆,甚至泪奔。如今,老两口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在手机上刷屏看美照,同小贝贝开启话痨模式。

  想想这些极具牺牲精神的中国式父母也够伟大,当年是省吃俭用花大把的银子送子女出国留学,现在是花无穷大的力气和无穷多的心思,尽心尽职地抚养第三代,临了还要饱尝相思之苦。哎,留守一族可谓是幸福满满,无奈多多!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留守一族就更离不开老伴了。但不管你是长寿的欧吉桑或欧巴桑,走到最后总是独身一人。我有位年届耄期的老姨,一双子女和孙辈都在欧美,事业辉煌学业有成。可是几年前姨夫猝死,留下她孤身一人,过上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空巢生活。都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然而留守的孤老很寂寞。子女还是孝顺的,每年都来探亲,还给老妈请了住家保姆。上次老姨动小手术住院,我去探望时开玩笑地问:您把子女都送出国后悔吗?老太太笑笑说:“只要儿孙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我再不行就进养老院嘛,决不能成为儿孙的包袱!”我感动,也感慨:难道“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的,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但也有一位老哥的女儿,早年留学A国,后来成家立业定居了。老哥夫妇俩多年来经常飞来飞去,既探望儿孙,也游山玩水。如今老哥垂垂老矣,去年他女儿回沪开了家公司,一边经商一边照顾父母,当然还要兼顾外国的家室。老夫妻膝下有女,老来有靠,被朋友圈戏称为“五A级幸福老人”。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进步。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对感情的渴求与对家庭的责任。如何好好处理这个问题,值得所有身处其间的人深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0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留守一族
排涝记事
小茶楼里叙古今
平 淡
花趣方寸中
夏季,下肢溃疡更需及时治疗
『热带雨林』
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留守一族 2016-08-03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