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溃疡分为动脉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通常发生在足趾,而静脉性溃疡通常发生在小腿的内侧及外侧,尤其是踝关节的周围,前者中医称之为“脱疽病”,后者中医称之为“臁疮病”。这次我们主要说的就是静脉性溃疡,也就是“臁疮病”。
发生于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就是臁疮病。起病初期,病人常常感到下肢酸胀、疲乏,有的足背或踝关节发生水肿,也就是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如不加以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容易发生溃疡。溃疡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溃疡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骨头就露出来,表面随之发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
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脉道薄弱,加之久立、久行、久蹲、久坐、过度劳累、或受风寒、湿痹侵袭,以致下肢脉络失于通畅,局部气血运行失常,加之湿热之邪下迫,气滞血凝,蕴酿成疮。局部皮肤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湿疮等可为本病的诱发因毒。西医认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
治疗本病理想有效的方法是:注重预防,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术结合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对于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耐受传统开刀之苦的患者,此疗法也很适用。
患有下肢静脉性溃疡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重视避免久站、久行、久坐,重视腿部运动,尽量发挥小腿肌肉泵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坚持适当的运动,以改善小血管痉挛,提高血管壁弹性;适当缓慢运动,既能改善动脉缺血、静脉瘀血,又能建立侧枝循环代偿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食物及加强维生素C、E的补充。
最后,专家告诫患有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切勿因为早期疾病症状不明显而忽视治疗,亦不要因为晚期出现各种并发症而灰心失望、畏惧治疗。可以通过专科医师、科普文献,去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特点以及预防和治疗,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来应对。在尚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湿疹、慢性溃疡等后期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这样,可以减轻痛苦,保持下肢美观,尽早获得疾病治愈。已经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湿疹、慢性溃疡等后期症状的患者,更应该抓紧时间请专家诊治,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避免留下后遗症。(王小平:上海市中医医院外二科科主任 张宇:外二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