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贤文解毒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任大刚
  任大刚

  在上一个专栏“结舌者言”中,笔者力图将《韩非子》这本典籍中记载的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通过与新闻对勘,挖出传统文化的毒素。

  在今天新开的专栏“贤文解毒”中,笔者将视线转向明清以来流行甚广的蒙学读物《增广贤文》,打算继续做一些传统文化的排毒工作。

  《增广贤文》的成书时间,大概在明朝万历年间,之后不断有人增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个集体创作的作品。之所以将《增广贤文》作为解毒对象,是因为它是过去少年儿童的识字课本,也是塑造传统中国人价值观最重要的读物之一。

  在网上检索一下“增广贤文”,基本上都是些很高的评价,比如“熊德龙:背诵《增广贤文》长大的印尼侨领”;“一本《增广贤文》陪我去插队”;“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推荐好书:《增广贤文》”;“中小学要成为国学传播的主阵地”,其中自然提出要读《增广贤文》……

  20多年前,我买过一本包含《增广贤文》在内的古代蒙学读本,就发现它是一本杂糅儒、释、道三教和一些谚语诗词的通俗读物,但是如果稍微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格言警句之间不仅互相矛盾,而且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价值观也很成问题,但在当时,这本小册子还是很边缘的东西,在今天,它开始登堂入室,被一些中小学校组织起来大声朗诵,课外的那些国学班,也把它列为必读书,这不能不重新引起高度关注。

  基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重新来分析这本浅显易懂的小册子。

  《增广贤文》第一句叫做“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也就是说过去贤人的文章,是对你们谆谆教诲了的。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可以起到增加见识圣贤的机会的作用。

  但接下来的一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要说是少年儿童,即便是成人世界,基本上也是乐此不疲,深信不疑,它所传递的价值观,至少有两个问题。

  一是,它默认历史是循环往复的,“古”与“今”没有太大界限。因此几乎遇到任何社会问题,都有人从历史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中国人没有宗教崇拜,但是有历史崇拜。问题是,如果历史只是重复过去,那么如何解释与100年前的生活相比,今天那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比如科技领域就彻底推翻了历史只是循环的观念。今天的科技成就是过去一切时代的积累,但仅此而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句话,至少在科技领域,非但不能带来什么知识和智慧上的进益,而且如果你去乌镇的互联网大会宣讲这句话,谁会理会你半句?因为这句话将“科技进步”推定为伪命题了。

  因此,当我们的少年儿童摇头晃脑地齐声朗诵这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时,作为一名家长,我是深感忧虑的。

  表面地看,这种认知似乎不能说没有道理。的确,不少问题在历史上总是在不断重复。不可否认,历史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很多时候,那是因为反向规制的结果,譬如基于历史循环的认知,当认定某种现象一定再次发生,且很自觉地为此做准备时,说不定它真就发生了。之所以会这样,与承认“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价值宣示并自觉从行动上归顺,不无关系。

  二是,就个人而言,它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非常在意一个人的过去。一个人过去干过什么,基本上认定这个人将来一定会干出什么。比如刚刚被曝出轨的体育明星林丹,已经有人翻出他最早在2005年就疑似出轨了,因此有人宣称,只要出轨一次,后面就有一万次,这些均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翻版。基于这句话,对人要求日常生活持身甚严,但也因此否认了人可以改过自新的可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郊野大地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福彩专刊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先
“旧居”问题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当孩子们直面美国网红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6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2016-11-19 2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