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市民金某在家中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松江供电局”的工作人员,称金某在松江开办的公司现已欠电费,涉嫌犯罪。金某感到不可思议,对方为打消其顾虑,便将电话直接转接到“公安局”。电话中对方自称是“孙警官”,证实了其在松江开办的公司偷电并欠费,并称刑侦支队的民警已侦查立案,于是又将电话转到“松江公安局刑侦支队”。电话中对方自称是“陈警官”,称其现在涉嫌洗黑钱,已被检察院起诉,可以将电话转接到检察院以证明是真的,接着就将电话转到“北京市检察院”。电话中对方自称是“马检察官”,称金某已被网上通缉,现要查其资金账户,让其将钱款转入一“安全账户”以便查案。金某信以为真,先后分5次将100700元人民币汇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后对方继续要其汇款,他感觉自己被骗,遂拨打110报警。
近日,国内有快捷连锁酒店被爆住宿记录遭泄露。不法分子在网上声称可以替人“删除住宿记录”,甚至“可以删除公安内网记录”等。不少网友信以为真,联系不法分子删除记录,导致钱财被骗。虽然上海公安机关尚未接报此类案件,但市民仍需警惕。
不法分子通过建立网站留下客服QQ、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在微博、论坛、QQ群发布广告,或以“某某调查公司”之名来提高可信度,声称自己可以删除住宿记录,引诱网友上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联系不法分子删除记录。网友通过银行转账汇款,一旦付款成功后,“客服”立即拉黑网友QQ和手机号码,最后被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