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长江口和东海交汇处水域的一连串珍珠,总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长兴岛、横沙岛如今已进行了长远规划,是上海两个不可多得的江口型岛屿。而在其东南面的茫茫江海中,又有一个冲积型的河口沙洲九段沙湿地,分成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等四个沙体,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其湿地面积之大,生物资源之丰富,原始生态保护之好,名副其实地成为长江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处女地”。
这天早晨,天色灰蒙蒙的,我们铁沙诗社的20多位社员去九段沙采风。
车至浦东最东面的江海岸边,但见厚厚的云层下面,远处星星点点的巨轮或停泊或乘风破浪,一幅浩渺的美丽江海图。一阵略带咸涩的江海大风吹过,带来一阵美妙的清新感。
船在水面上迎风前行,两边呈现出一望无际的水天相连景象。约莫四十分钟光景,九段沙岸边一长排“上海市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色大字映入眼帘。九段沙到了!
登上九段沙,很快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画意。这里到处是随风摇曳的芦苇,透过高低起伏的芦苇往下看,是干中带湿或沉浸在部分水中的泥土,不少分布有密密麻麻的小洞穴,里面栖息着小螃蟹。还有稍大一些的螃蟹,呈暗紫色,两只硕大的钳子则是黄紫相间。在一处低洼的湿地里,我们共发现七只大小不一的螃蟹,有的在洞穴口停留,有的在浅水上露出半截身体,有的在潮湿的泥地里休息。这里的螃蟹见到人一点也不害怕,依旧懒洋洋地一动不动,似乎在说:我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九段沙的不少地方,生长着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其中的海三棱藨草群落对固沙和改善水质有非常好的作用。芦苇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构成了九段沙湿地的天然屏障。望着九段沙的曲径通幽,一片葱绿,我们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里,心中的杂念一并散去,任思绪随着宽广的天空尽情遨游。
风景如画,人也成了画中的风景。在芦苇深处的一座小桥上,几位诗友欣赏着如同是一条长长银带的小河。只见水中有绿草,绿下有流水,两边植物异常茂盛。风吹拂着水面掀起阵阵波澜,感觉小桥就像是一艘驶进了绿色王国的快乐小船,人坐在上面无忧无虑、分外惬意。
九段沙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得如此完好和唯美,离不开湿地生态保护者的不懈努力。这里一年四季寂寞枯燥,冬天在北风的肆虐下十分寒冷,夏天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又非常炎热,而所要做的环境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监测、科普宣传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辛苦无比,外界通常很难想象。不过付出终有回报,如今的九段沙湿地已经成为候鸟的重要停歇点和南北鸟类迁徙的中点,江海洄游性水生动物的必经之地。这里特种绿色植物茂密,包括这里有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潮滩先锋植物海三棱藨草,此外还拥有多样性的经济底栖动物等。
九段沙的诗意蕴含在绵延四万多公顷的湿地里,体现在河口沙洲风情的天地间,感动在生态保护者的无私奉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