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中国早就有多座著名的斜塔。虎丘塔,也叫虎丘斜塔,原名苏州云岩寺塔,它始建于五代后周末期(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比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共七层高47米。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虎丘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现在塔尖倾斜2.34米,塔身倾斜度为2.48度,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相传2500年前,“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在虎丘建造行宫,死后就葬在山中。据《史记》载,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民间流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另外,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在这里凿山引水,并修七里堤;宋代诗人苏轼曾说:“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
如此看来,待春暖花开之日,虎丘斜塔是值得再游的风景名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