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雷锋”的故事
徐连宗
  徐连宗

  武警上海某部三班1970年被南京军区某团党委树为“学雷锋标兵班”,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后被共青团中央和武警部队党委表彰命名为“学雷锋先进集体”。40多年来,他们曾有过被人羡慕、推崇的荣耀,曾经历过金钱与人生价值的撞击,也遭遇过不为人知的尴尬事。 

  那是10多年前的一天,三班的战士在驻地设点服务。一个小青年拿着一双又破又脏的鞋子来到战士王志刚面前,轻蔑地说:“喂,替我把这鞋子补一下。” 

  王志刚接过鞋子,很仔细地把泥土刷干净,然后一针一线地修补起来。等王志刚把修好的鞋子递给那小青年时,不料小青年却阴阳怪气地问:“要多少钱?”“不要钱。”王志刚回答说。 

  “得了,不要假清高了,都什么年月了,别干这下三滥的活了。”说完,小青年扔下两元钱,飞身上车走了。 

  王志刚顿时感到受侮辱的气愤,他疾步追上那青年,把两元钱往他怀里一塞,大声说:“收起你的钱,你认为钱是万能的?告诉你,为人民服务的心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那几年,类似的事情,三班在为人民服务中遇到过不止一次,战士的心灵受到震撼:时代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 

  有一年,一位受到他们关心的外来打工者不堪丈夫虐待,想请战士们帮助写份民事诉讼状。这可把全班战士难住了。虽然最后通过机关专业人士的帮助,写好了民事诉讼状。但这件事使他们意识到,时代进步了,人们对“雷锋”的期望值也在升高,学雷锋要顺应时代要求,光有热情不够,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从那以后,挑选到学雷锋标兵班战士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战士们还通过自学考试、报考电视大专等渠道,加强文化学习,更好地提高技能,更新服务理念。他们照顾孤老不再满足于“缸满院净”,更注重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他们派法律骨干深入村庄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普法宣传,还协助调解多起民事纠纷。他们通过宣传政策、提供信息、传授技术等途径,先后帮助贫困农户走上致富路。

  看到群众高兴的样子,“学雷锋标兵班”的战士感到特别欣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0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绿色南非
领奖台
“学雷锋”的故事
佛手
有车之后
今宵灯谜
南浔小吃最难忘
智慧快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学雷锋”的故事 2012-03-18 2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