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兹是当代杰出的美国汉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思想研究,他所著的《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直是国外汉学家学习的圭臬,史先生在一九九九年逝世前仍奋力打起精神完成了临终遗笔著作《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史先生选择了使用带有与“终极关怀”相关的宗教语言,来描绘以罕见而剧烈的方式把人类从“人生苦难和绝望的巨大重担下”拯救出来的宗教信仰——借以作为比喻,来探讨新兴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性质及其涵义,这样的做法显示着他所看到的此种新现象的出现,是多么地严重。
我们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史先生所形容的,经由失控的消费主义、大众传播媒体无远弗届的效应、以及一般大众认同名人行为的风气所带来的精神和思想上的空虚。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扩展到了那样的程度以致向其忠实信徒许诺:只要“完全专注于从科技经济那边看待人生每一方面”,便能有“一套全新的方式,来消除长久以来一切人生苦难的成因”。因此,我们有正当的理由称其为“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因为这样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超脱了生命中所有的紧张和痛苦,并使其忠实信徒“升入一种得救的境地”。然而,就人作为人而言,得到越多的物质享乐和满足,就越能过得更美好、更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