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世需要危言吗?
俞宙
  俞宙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詹军的《世纪博弈:中美贸易战真相与反思》(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1月)算是一本当代版的《盛世危言》,甚至作者本人写的“代前言”就起了这样的标题:“暴风雨过后不一定见彩虹——写在盛世的几句危言”。

  “中美贸易”与“中美贸易战”只是一字之差,其中含义却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贸易功莫大焉——“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这10年中,中美贸易顺差增长了8.5倍,但美国海关同期的统计是增长了400多倍”,无论哪方的数据准确性更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贸易顺差使美国将大量的美元输入了中国,也为中国创造了天文数字般的就业机会。

  遥想当年中美蜜月期,如此贸易顺差是双方都喜闻乐见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缺外汇,“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时,国家的外汇储备从没有超过10亿美元”。这种窘境甚至惊动了邓小平,他专门向前副总理田纪云提到外汇短缺问题,说外贸逆差不解决会拖累整个国民经济。显然,美国有钱,中国有工人,简直就是梦幻组合,詹军告诉读者的一个新词“CHIMERICA”完美地概括了这一关系。

  然而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顺风顺水,经济领域一路走来有惊无险:汽车工业衰退,软件工业崛起;纳斯达克大跌,房地产股应声上扬;外贸尽管逆差,国内就业市场安然无恙,就算再往中国输入百亿美元又如何?或许有人要问,中国要这些绿纸有何用?君不见,伦敦、加州、墨尔本、温哥华,一座座洋人的豪宅都被我们的国人买下,绿纸的威力可见一斑。然而2008年,风云突变,美国金融市场狼烟四起,“两房”崩盘,转眼间失业无数,更演变成而今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顺理成章,原本你情我愿的中美贸易,转瞬成了你死我活的中美贸易战。

  《世纪博弈》一书亦将这场不见硝烟的贸易战中,中国所具备的优势和吃亏的根子,用风趣而不失沉痛的语言向国人一一点明,所谓“上亿件衬衣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要换到何年?”作者在书中的一个设问确实强过了许多经济学家在讲堂上的千言万语。读了詹军先生的危言,更多问题确实值得盛世中的我们深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0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人有个性魅力,书见学问担当
“海上文库”新出六本
图片新闻
史华兹批评消费主义
寻找“道德之问”的答案
盛世需要危言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B06盛世需要危言吗? 2012-03-18 2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