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周全 便民利民
上海是一座繁华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珍珠般散布在这座城市中的各类博物馆,赋予了她典雅的文化气息。哪些申城博物馆值得一看?大致分布在何处?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利用合理的交通线路,便捷地参观这些博物馆?为了解答国内外参观者的这些共同疑问,市文广局、市文物局策划编制了这张导览图。地图上标注了最新《全国博物馆名录》中上海的79家博物馆,背面用文字说明了各馆的特色、交通信息、开放时间、免费与否。这些博物馆大多在藏品、陈列、服务等方面较有实力。
美术设计 有待改进
这份地图标注得很准确,不过,识别度还有待改进。记者拿到这份地图后发现,其主色是淡灰色,道路为白色,所有博物馆以编号表示,一个个褐色圆圈印在白色道路上,不甚分明。如果不是本地人,连人民广场上的上海博物馆都很难一眼发现。
有读者建议,可将上海所有的博物馆按门类、大小等分类,用不同颜色圆圈标记,比如,想要看博物馆找蓝色圈,想要看纪念馆找红色圈,想要看美术馆找绿色圈。还有读者认为,这张地图需要再美化一下。在很多旅游地图上,热门景点的标示都是建筑物轮廓,也可用特色藏品作标注,比如大牌坊指代土山湾博物馆、孙中山像代表孙中山纪念馆、望远镜指代天文博物馆。放大主干道、隐没小道路,使游客能够便捷地检索到目标。
参观线路 缺乏建议
70多座场馆星罗棋布,游客的自由活动时间不统一,有的可能有一周时间,有的可能只有半天甚至更少,那么他应该如何在这些博物馆中“好中选优”呢?记者日前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导览地图册上有路线建议,如果只有1小时,建议选取最精华的参观路线;如果有3小时,则可以走另外的路线。这些实用的建议对于博物馆爱好者来说是福音,节约出行成本和时间,也能激发持续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比起旅行社,文化主管部门应更有底气推荐出专业的参观线路。
数字地图 应予考虑
《文化上海·博物馆导览图》的免费发放,是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亮点之一。记者上午从发放点了解到,预计10万份的数量“喂不饱”所有参观者。正是考虑到免费地图的紧俏,原来在东方书报亭赠阅的计划改为了在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的场馆供博物馆参观者取阅。记者由此想到,如果有数字化的《博物馆导览图》软件,在APP苹果商店、安卓系统上下载,可能将缓解赠阅工作的压力。在电子时代,这样的一份导览图是否应该和数字化结合呢?
据了解,《文化上海·博物馆导览图》只是7张《文化上海》地图的开篇。紧接着,名人故居、文化遗产、影院(电影制作机构)、动漫机构、剧场、社区文化中心都会制作出“导览图”,以此提高文化资源的社会服务率,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