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繁杂生活
博览会上,一场名为“最小”的展览引人关注。展览策划者、流行趋势观察家勒里什说:“在这个超消费社会,我希望表达这样一种理念:你可以把自己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让生活更轻松。”
“最小”展览从以色列设计师吉拉德的作品开始。墙上画着一根纤细的铅笔线,逐渐变成一根电线,连入烛台内的软蜡中。
吉拉德设计的椅子和茶几都由黑色波纹状长玻璃板制成,边角尖锐,减少美感。勒里什说:“这些几乎是设计对象的原型。”
英国伦敦设计师塞尔韦设计的银碗、烛台则看起来像二维草图,简单、潦草。
勒里什说,欧洲设计师们正在回归极简主义,经常从亚洲美学中汲取灵感。
拥抱自然元素
法日混血设计师贝纳尔受土地、空气、火、水启发,策划一场主题为“元素”的展览。他说:“没有动物的痕迹或者花卉的花瓣,但你会看到一个灯罩营造出光线透过树叶缝隙的效果。”
展览作品包括一款名为“旋风”的花瓶,清澈透明的圆柱形玻璃瓶内似乎锁着一道旋风,颇为灵动,插上鲜花更显别样魅力。
用铜锻造的板凳、盘子和灯具表现出主题“火”。“土地”部分展出一系列大理石作品,这种材质曾被认为过时,近期才因其密度和花纹表面重新受到设计师青睐。
源于金融危机
贝纳尔说,这种受大自然启发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潮源于金融危机,每逢动荡时期,总会出现创作“大爆炸”。
他说,看到树枝下斑驳的阳光或者流水中的漩涡,大家会感到一阵好奇,这些作品是表达情绪的管道,体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诗意。
“我们已经生产出许多用品,桌子、椅子、盘子……设计师们经常自问还能做什么,这些作品让人看到一种新的需要——沉思。”黄敏(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