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所院校的111名选手报名参赛,比赛设青年组和少年组,每组各分三轮进行。经过初评后,青年组有33名选手、少年组有25名选手获得进入首轮比赛的参赛资格。进入决赛选手的名额将控制在10人以内。少年组和青年组分别设一至六名的名次奖、鼓励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园丁奖”和优秀钢琴伴奏奖。
“从录音的初赛选拔情况来看,实力强劲的都在少年组,青年组相对弱一些”。本届比赛评委会主任、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对此分析说,按理讲,随着教育量的增加、社会经验的提升和丰富,演奏家应该越来越优秀,为什么出现水平下降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创造力,学生在学院学的东西更多的是量的积累、静态知识的学习,知识与知识之间很难融会贯通,在四根弦上折射不出文化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我们所有的艺术院校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现在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就是小孩子都表现得非常优秀,都是人才,到了大学就变成庸才,如果还有机会上研究生,基本成为‘木’才,到了社会上就更不行了。”
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始于1981年,是国家文化部主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系列赛事之一,每三年举办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