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隆国强谈推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国强谈推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新机制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刘珍华
■ 隆国强对特殊经济区政策的研究颇有心得 图IC
  本版记者 刘珍华

  人物简介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2013年,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部副部长、部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WTO研究会理事,世界经济论坛2009全球贸易议程委员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完成多项重大政策研究报告。2007年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要点解析

  全球格局洗牌

  国际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事件,是一个全球格局洗牌的机会。它带来了冲击,但对受冲击较小的企业、经济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中国下一步的战略是价值链升级,讲价值链升级而不讲产业结构升级,是因为世界分工格局改变了。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很多产业都形成了全球的产业链。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中国总体上仍处在低附加值的分工环节,想升级需要有开拓性的全球视野。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是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竞争力很弱。中国要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对内放松管制,对外扩大开放。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处于“大调整、大转型”的全球大环境中,要着力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打造角逐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每十年出现标志性重大事件

  隆国强回顾了中国过去30多年创造的经济奇迹,认为离不开改革开放。创造奇迹的过程,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断探索新体制新机制的历程,也是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的进程,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国际规则不断接轨的过程。

  他还分享了自己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即过去30多年,大约每十年,中国总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重大事件——

  1980年,中国建立了经济特区,同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相应地,我们看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使得中国无论是开放还是改革,都跨出非常大的一步。

  今天,中国又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全面期待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待对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作出新的战略性部署。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成为每十年出现的重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就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思考确定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定位。

  隆国强说,他个人理解,为什么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不是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呢?这是着眼于全国的发展,着眼于中国新一轮的改革、新一轮的开放。他认为这个战略有两个基本的定位:第一个定位,就是要上海先行先试,要面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比较优势和国内外的形势,为中国下一步的开放和深化改革在这里做很多试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向全国推广。第二个定位,就是要争创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

  “大调整大转型”中创造新优势

  先行先试,即积累经验,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争创新优势,隆国强说,他所接触的很多地区、很多部门的一些人对于这点有些忽视。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大调整、大转型”来形容变化中的外部环境,他认为很确切。而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前30年我国实现了一个跨越,就是靠出口资源性产品转向靠出口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但是随着这些年我国各种各样成本的上涨,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上涨等,我国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如何在全球的价值链上形成新的竞争力,变得刻不容缓。所以,我国必须着眼于如何在实现更高附加值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如何能吸引全世界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跨国公司、服务业方面我国的对外竞争力在变弱。之所以弱,是因为我们对外开放不足,对内管制不严,所以要想增强国际竞争力,既涉及到怎么进一步开放,又涉及到怎么进一步改革。不管是技术密集产品形成的国际竞争力,还是靠服务业来形成国际竞争力,主体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要争创新的竞争优势,从微观上说,主体就必须发生很大的改变。再例如上海提出的四大创新,其实这里面相应的有一条,就是国际结算。中国现在总体来说是贸易大国,但很遗憾,很多公司并不把国际结算放在这里。要把国际结算业务吸引过来,就对上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有没有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制度创新助推贸易与投资更便利

  要实现我国在全球竞争中新的定位,推进先行先试和争创新优势的定位,靠什么呢?隆国强认为,要靠新的体制、制度创新,靠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是打造了这样一个契机。总体来看,即推进贸易与投资变得更自由、更便利,其中讲得更多的是贸易的便利化,来支撑上海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关于这点,有人说叫“一线放宽,二线管住”。实际上,贸易便利化是一个监管理念的变化,实际操作上,在于“先查验、后放行”,还是“先放行,后查验”。还有人说是监管手段的变化,其实难度在于程序复杂的众多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服务贸易领域,追求更多的是自由度,就是怎么能够更加开放。

  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调研过程中,提出要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隆国强觉得,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怎样能够在这个试验区里,打造出一套适合中国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国际化运营体制机制。在微观机制层面,必须要有中国更多的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而现在的一些管理体制与相关审批制度,是不太适合的,服务方面比较有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块非常重要的需要去改革的领域。

  最后,新机制归根到底是政府的定位,是转变政府职能。隆国强认为,上海市有一个非常有作为、强有力的政府,这是非常好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要想在全球经济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有为而高效率的政府支持。对上海来说,下一步的改革关键,要从事前的审批,事中、事后的监管,转向更多的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政府公共服务等。所以说,一个有为的政府,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为的政府,是促进一系列目标能够实现的基础。

  个人观点

  中国奇迹是对外开放

  过去30多年,全球经济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被中国经济学界称为中国奇迹。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过程,不同学者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所有解释都不会忽略一个因素,即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过去30多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抓住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面临同样的机遇,和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也抓住了一部分,但没有像中国这么成功的。世界银行的评估说,中国是少有的几个受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

  比较优势正受到挑战

  中国的比较优势变弱了。原先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从2003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通道,劳动力不再便宜。比如说,柬埔寨在学中国搞加工贸易,其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工人生产效率是中国普通工人的三分之二。所以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做T恤衫、裤子转移过去了。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受到一些后起经济体越来越强的挑战。这没有什么可怕,是一件好事情,发展经济就是为了让本国国民过得更加富裕。不过从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一个挑战。

  格局变化引升级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格局上的变化,发达经济体相对低迷,新经济体成长较快。对中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少带来的损失,但更大的意义在于需求的改变。这个机遇基本上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机遇。过去中国讲引进来,是把外部的资金技术、品牌销售渠道管理和中国的低成本的劳动力结合起来,在全球扩张,所以中国很快崛起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现在跨国公司看中中国的大市场,既有综合的低成本,又有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把高端的制造、研发、地区总部放进来,这是有利于中国升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地产资讯
   第B09版:地产资讯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公司探营/金融天地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网上网下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家装专版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2版:广告
新机制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新民晚报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B02新机制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2013-09-06 2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