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看待当前保险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高国富:当前,中国保险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同时,保险行业也面临着竞争加剧、保险服务要求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相信中国保险业一定会在不断探索内涵式增长的转型过程中与时俱进。
中国太平洋保险的努力方向始终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专注保险主业,致力于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今年,集团董事会确定“稳增长、重价值、促转型、增效率”的经营方针。在发展策略方面,太平洋寿险坚持聚焦营销渠道、聚焦期缴业务,推动新业务价值的持续增长。产险业务把实现良好的承保盈利放在首位,同时着力渠道专业化建设,加快非车险发展。资产管理公司注重净值增长,持续优化资产配置,追求投资收益与负债成本的匹配。与此同时,集团继续坚持价值导向,积极推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项目落地,创新客户经营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总之,我们要把压力变动力,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记者:您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时代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的影响?
高国富:2012年,移动终端首次超越桌面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在推动商业社会的深刻变革。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的融合创新,将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转型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中国太平洋保险在行业内率先研发推出“神行太保”智能移动保险平台,全面推广应用车险3G快速理赔系统。基于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的“神行太保”,让客户“随时、随地、随心”投保成为可能。“神行太保”不仅可以根据每一个客户的需求进行高级定制,而且通过电子签名的应用完成了全程“无纸化”的投保操作。
财产险方面,车险3G快速理赔系统大大简化了车险理赔流程,将定损查勘时间缩短到平均18分钟。我们还试点推出了车险3G手机自助查勘系统,客户一旦出险,可通过事先安装的手机软件,让后台专职人员远程指导客户进行自助查勘,实现车主出险后“零等待”。
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发展,根本目标是要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而推动技术革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
记者: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保险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中国太平洋保险在这方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高国富: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保险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太平洋保险身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沿,同样面临着难得的创新发展契机。
保险业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一是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促进金融结构的转型与优化,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健性;二是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找准定位,更好地体现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优势,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四是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中发挥作用,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推进各种与金融中心建设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展。
近年来,在上海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太平洋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在上海广泛开展社区综合保险业务,助力上海及时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作为独立第三方组织实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研究制定安全运营的全面应对策略,有效提升了上海轨道交通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还最先发起设立世博债权投资计划和公租房债权投资计划。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