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真实的观众调查,那个用“娘娘腔”唱歌的歌手,究竟有多少人喜欢?当然,据称,他在网上很受欢迎,又是投票,又是争议。但我是不太欣赏这个“娘娘腔”的。尽管他从两档非常火爆的歌唱选秀节目里冒头、出名,这两档综艺节目,我都很力挺,可我还是不欢喜这个男孩子的歌唱。他是男人,歌声却没有丝毫的阳刚。若是表现男性的温情,又妖魅十足。去装扮女儿的娇柔,也没有含情脉脉的纯真。
就像一个规模庞大的书展,展出数万种各种题材、各种形式、各种装帧的图书。有荡气回肠的文学巨著,有激情四射的诗歌长卷,有奇异梦幻的童话故事,还有辨析世态的哲学经典,以及知识渊博的历史篇章、耳目一新的科技专著等等。里面夹杂一本作者亦男亦女,但文体十分女性化的都市情感散文集,倒也是一种十分别致的点缀。但若千千万万的读者都去追逐它、捧着它,流泪狂读,我就觉得奇怪了。男子的刚强宽阔深远,女性的温柔细腻缱绻,都是正常的情感,而立志做“全亚洲最温柔治愈的男声”,声线如水蛇般缠来绕去,听上去多别扭,多“娘娘腔”,多没男子汉的气概!这歌声能“治愈”什么?越治越没力气,越治越没精神。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唱那首不文不白,借鉴宋词词牌谱写的“拉窗帘”歌,带泪的哭腔,唱女人的哀怨和相思,居然有大明星被他唱哭了。他索性像梅兰芳那样做男旦倒也罢了,却男不男声,女不女腔的。居然还牵动许多网友,哄着抬着上了春晚。还有许多媒体认为他的声音清新脱俗,让人眼睛一亮。而相中他的那位大明星把歌改得略气壮些,立马招来网上的非议,一些人说将“浅吟低唱”变成“高大全”了。那些成天趴在网上的朋友,口味真是匪夷所思,竟然还掌控了“话语权”,大有“指鹿为马”之势。
中华歌曲库里,有无数的经典,也有大量的原创新歌。既有布仁巴雅尔具有男性魅力的《天边》,也有那英女性温情的《春暖花开》。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伟大民族,倘若都津津有味地去欣赏一个“娘娘腔”,是艺术品位还是精神追求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