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这个目标并不多么高远,很多普通的上班族都实现了。陆家嘴的高楼也一幢接着一幢地立了起来,成为改革开放的浦东最形象的窗口。25年的拼搏,白了杨小明的头发;但如今,二次创业的冲锋号再次吹响,四大开发公司再次集合挥师临港,杨小明也再度扬帆起航,激情依旧。
立潮头再次冲锋
在位于前滩地块东方体育中心旁的陆家嘴集团前滩开发指挥部,记者见到了杨小明。透过他身后的窗户,可以看见一座座吊车、起重机,正在进行繁忙的作业。
杨小明今年61岁。作为浦东开发的“八百壮士”之一,他从浦东开发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这片热土上拼搏。近2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执掌过浦东3大国有开发公司,一路走来,他的远见卓识、创新实干,都让他所在的企业突出重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前20年开发陆家嘴金融城,从2011年开始转战前滩,去年开始转战临港,接下来还有新的任务。我们就像野战军打仗,打完辽沈战役打淮海,打完淮海打平津,打完平津战役要去解放大西南,一直在转战新的战场,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野战军”并非虚名。在临港人气尚嫌不足、配套存在短板的时候,去年,杨小明就牵头组建了陆家嘴集团临港指挥部,并在集团内部抽调了十几个规划设计骨干组成工作团队进驻临港办公。今年开年,他为临港推进了两个大项目——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临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30万平方米的临港新城国际贸易中心规划正在选址、购地,积极地带项目、带资金推动临港发展。
面对压力创造动力
作为浦东开发的“八百壮士”之一,杨小明是浦东开发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浦东开发最早的时候,是围绕着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个开发区来做的。到2005年的时候,第一轮开发的大部分任务都已经完成。2009年,浦东和南汇合并后,此时提出二次创业,就是为了在浦东创造出新局面。”
二次创业以来,杨小明带领陆家嘴开发公司,先后承接了上海迪士尼项目、上海纽约大学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任务,并将触角伸出浦东,伸出上海,投资建设了天津陆家嘴广场、天津虹桥国际社区。
2009年后,杨小明在陆家嘴金融城投入的精力,大量是在环境改善、配套设施建设等关乎居民衣食住行的方面。先前参与到上海纽约大学的建设里,杨小明是经过很周密的考虑的。“纽约大学看起来和金融城是一个孤立无关的,其实它对金融城的发展,对金融城文化的改善,对金融城人才的培养都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赵天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