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剧“小生荒”何解
王剑虹
  70后的朱俭曾与上海沪剧院的7个花旦合作,从已退休的,到60后、70后、80后的沪剧院花旦中的佼佼者,再到刚刚进剧团不久的90后花旦,几乎这些年上海沪剧院的戏有一大半的男一号都是朱俭。这对于朱俭来讲自然是一件幸运的事,而对于沪剧和沪剧院而言,却略显得有些“尴尬”,这几乎是体现沪剧“小生荒”的一个最好的实例。上海沪剧院如此,整个沪剧界几乎也如此。

  虽然沪剧是一个以花旦为主的剧种,但沪剧史上出色的男演员并不少。从流派创始人邵滨孙、王盘声等,到上世纪60年代出道的汪华忠、徐伯涛、陆敬业等,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徐俊、孙徐春等。然而到了这些年,各个沪剧院不仅是花旦当家,而且大都是花旦“一枝独大”,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沪剧男演员数不出几个,阴盛阳衰已经到了一个应该让业界警惕的程度了。

  因为缺小生所以偏重花旦,因为偏重花旦所以更缺小生,这几乎成了沪剧的一个“怪圈”。想要破解,恐怕还是需要剧团的“当家人”痛下决心。在如今小生“弱势”的情况下,如何为他们度身定制一些作品,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站在舞台“中间”,得到更多历练,是“当家人”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顺其自然”,沪剧小生行当的“弱势”恐怕难以改变,“小生荒”也恐怕依然无解。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军事/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国防教育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2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全
   第B16版:新民好吃/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我被“娇惯”了22年
群峰簪笏 清流映带
沪剧“小生荒”何解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5沪剧“小生荒”何解 2014-05-15 2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