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不宣,结成同盟
1955年出生的苏卜希虽然比塞西小一岁,但在埃及军中的轨迹却几乎与塞西“形影不离”:二人同为埃及军事学院校友,毕业时间只相差一年(苏卜希比塞西早一年)。不同的是,“好学”的苏卜希毕业后又进修高级课程,1986年取得军事学硕士学位,并于2000年成为纳塞尔军事科学院院士。作为埃及少壮派军官的两位典型代表,苏卜希和塞西都有过海外留学经历。二人先后进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学习,苏卜希在该学院修习战略研究,最终获得硕士学位。在苏卜希毕业时,塞西也来到这所学校,修习战略关系学位。除美国外,苏卜希还曾赴德国、塞西曾赴英国留学。
在美国学习期间,苏卜希曾发表论文,建议美国减少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尤其是无原则地赞助以色列,称“忽视乃至践踏阿拉伯民族利益”对美国也是重大伤害,他还率先提出所谓“善实力”概念,建议美国集中精力向阿拉伯国家提供经济与社会援助,改善美国在广大阿拉伯民众心目中的负面印象。他的论文受到美国国防部重视,五角大楼特意将此文张贴在官方网站上,引来多名政治分析人士“围观”。
回国后,苏卜希前往驻苏伊士运河一线的埃及第3军工作,并于2009年成为军长。在埃及军界,第3军的地位相当特殊,由于该部队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率先突破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被阿拉伯世界誉为“第一主力”。能成为这样的部队长官,苏卜希的个人才干可见一斑。就在苏卜希在埃及军界风生水起之际,塞西则在国防部、驻外使馆以及北方军区等岗位上步步高升,并最终出任北方军区司令。
值得一提的是,苏卜希和塞西是埃及军内公认的“改革派”,与坦塔维等老派军人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外界怀疑他俩心照不宣地结成“相互倚靠的同盟”。伦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一位中东问题专家称:“多年的留学经历和基本相同的教育让他们在很多方面形成比较一致的习惯,这是他们合作的基础。很难说谁追随谁,但我认为他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2012年8月,塞西被任命为埃及国防部长,苏卜希则被任命为埃及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二人首次共事。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以两位校友为首的“塞西系”正式形成。
2013年初,埃及局势动荡不安,国内民众对穆兄会出身的总统穆尔西越来越不满。同年7月,埃及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军方于7月4日宣称解除穆尔西总统职务。外媒在报道苏卜希和塞西的态度时使用了“肩并肩”一词,称在处理这场“威胁到埃及国家政治安全”的危机中,苏卜希坚定地与塞西站在一起,“肩并肩地共同应对不可预知的挑战”。
此次接替辞去军职的塞西成为埃及武装力量最高领导者后,苏卜希在一座军方礼堂发表了第一次公开讲话,表态支持塞西。他在讲话中向自己的前任表示敬意,并称塞西为“伟大的、勇敢的英雄”。
作为塞西在军中的继任者,苏卜希目前“最神圣的任务”是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不过完成这项任务并非易事。他在讲话中暗示,埃军当前战斗力下滑、士气低落,并不足以应对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
军方影响,根深蒂固
长久以来,阿拉伯世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所有政治思想和政治运动都是在埃及萌芽,在叙利亚发酵,在伊拉克升华,在全阿拉伯传播。而作为“阿拉伯的大脑”,埃及的命运却长期掌握在军队手中。包括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在内的历任总统都来自军队,军方参与的经济活动占埃及国民生产总值的25%。尽管穆尔西的上台打破了埃及由军方人士担任总统的“传统”,但埃及军方在司法、行政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
据《埃及每日新闻》报道,拥有大量产业的埃及军方控制着国家经济的40%,埃及人的生活往往离不开军方经营的社交俱乐部、联合企业乃至农产品基地。军方产业不会接受议会审查,政府审计事务所也不了解这些产业的细节,开罗美国大学历史系主任哈里德·法赫米将之称为“灰色经济”,但这恰恰是军方将领统御军队乃至控制国家的重要资源。因此,从经济因素来看,苏卜希和塞西有充沛的行政和商业资源,来维系军方的地位与权威,这一点远比穆兄会厉害得多。
另据美国《商业内幕》报道,苏卜希、塞西等埃及将领主导国家政体,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目前每年都向埃及军方提供价值13亿美元的军援。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美国还向埃及输入了千余辆M1A1主战坦克,价值40多亿美元。另外,美国提供给埃及的221架F-16战机价值超过80亿美元。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东问题研究所分析员马歇尔指出:“除非外星人入侵埃及,否则埃及军队完全没必要拥有那么多飞机、坦克和火炮。”
美国中东问题专家茱莉亚·西蒙表示:美国国会每年都会通过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军援的议案,但这些钱只是被转入美国财政部旗下的一家信托基金,然后流向那些制造坦克与战机的美国军工企业,最终制造出来的武器被运抵埃及。美国NPR广播电台分析,美国之所以向埃及提供巨量军援,主要是为了照顾美国军工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非地缘政治需要。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