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变化太快,有时让人跟不上脚步。就比如,不断涌现的新鲜词汇,还来不及细细琢磨,就已多不胜数。前不久,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被网友发现居然收录进了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喜大普奔”的网民沾沾自喜——中华网友太有“国际影响力”了,简直恨不得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
英语对现在的青年一代而言,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中国式英语”的网络语言被这本老美俚语词典收录,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早些年流行的“niubility(牛逼)”、“gelivable(给力)”等都曾被这个词典“慧眼识珠”。这些往昔“红人”大多已被后来者居上,星光黯淡地濒死在前浪的沙滩上了,也有类似“tuhao(土豪)”这样的“词坚强”,据传还有望被收录进牛津词典。
“不作不死”们尚在狂欢,善意的提醒就来了:“现在的出题老师都‘很潮’,大家及时更新单词库,以免挂科。”哈,考试总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这不禁叫人想起已经炒了几个月的高考英语“废存”话题,简直就要和“不作不死”对着干。有专家觉得中国孩子学英语太死记硬背,更有专家认为学太多外语让母语地位下降,结果,一纸“休书”将英语“逐”出高考。没了方向的学生们直呼:那么多年英语是不是白学了。
当然,英语退出高考不等于完全不考,英语学不学和考不考,也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任凭学语言成为升学的功利筹码之一,让孩子只会机械背诵、失去学习乐趣而无所作为,那反倒是“不作就会死”。无怪乎,连老美也拿SAT(“美国高考”)开刀——减少生僻词汇,增加思维逻辑。
但如果担心语文地位不保,那就不妨听听这话:哪怕捂住双眼,世界仍在那里。扯开去说句,近来几部当红美剧都从视频网站下架,传出风声是可能要保护羸弱的国产剧,而网络正版影视也将重归“译制片”一统天下的时代。英语“休书”和美剧下架一样,如果不想些切实方法提升对母语的兴趣,都只是“捂住双眼”,最后“作死”的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