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登山家爱德华·希拉里在遗嘱中写道:“把我的骨灰放到家乡的海里,它们会被浪头卷到岸上。”
有意味。爱德华想往的家乡的土地(岸),可为什么要把骨灰放进海里呢?是为了被涨潮的海水推上岸吗?直接埋到岸上岂不更如意?我推想爱德华爵士虽为登山家,最向往的还是大海。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航海而要登山呢?这是一个谜。人生没有什么“为什么”。许多人做的事以及做的非常好的事,都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
爱德华向往海,身后终于全身心投入大海。在这个大愿望里面还藏一个小愿望,盼望委身故乡大地,于是有了这么一个诗意的遗嘱。人生的矛盾无处不在,即使骨灰——这种近于无的“有”——也要分出几个念头在上面。他的骨灰后来被撒进故乡的海里,有没有一些粉末被推到岸上,谁也不知道。我觉得应该有一些骨灰随浪拍在岸上,渗进泥土。
二
歌唱家李谷一的女儿在电视上说,她小的时候不喜欢妈妈的职业,“家里来好多陌生人,进屋就唱。”
进屋就唱,这是何等喜人的情形。家里人嫌烦,可是,上哪儿找这么有趣的情景呢?我觉得这算得上大幽默。上李谷一家请教的人如果不唱,失去了登门的价值。而唱,确实有一点点唐突,这里不是剧场。我想象那些忐忑的学生们,八方辗转进入李府,为节约李老师时间,登门就得启喉歌唱了。不这样,怎能得到指导呢?求教诗艺的学生拿诗稿给诗人看,求画艺的拿画给画家看,我觉得“进屋就唱”最好,真是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