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14-2016年上海智慧城市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未来三年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率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上海智慧城市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自2011年发布以来,到2013年底已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工信部组织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中,上海在综合指数、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等排名全国第一。
未来三年,上海将基本构建以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为重点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着力实施智慧化引领的“活力上海(LIVED)”五大应用:
■ 城市宜居的智慧生活(Livable):
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市民,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就业等8个专项。
■ 产业创新的智慧经济(Innovative):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指数达到86.5,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推动互联网金融、智慧企业、智慧航运等发展。
■ 运行可靠的智慧城管(Viable):
到2016年,基于网格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基本覆盖全市,推动城市综合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城市生命线。
■ 透明高效的智慧政务(Efficient):
到2016年,上海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将取得突破,具体推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服务、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5个专项建设。
■ 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标”(District):
到2016年,力争形成一批具有点上示范和面上推广效应的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智慧园区和智慧新城。
同时,上海还将加快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使上海成为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区和产业聚集区。到2016年,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8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