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14年,美军再次提出进一步精简和调整陆军兵力计划,开始其“敏捷鹰-Ⅱ BCT2020”规划(简称“规划”)。该规划预计将裁减11个旅战斗队,与此同时将旅战斗队工兵连扩编为工兵营,并编配以更加适应当前和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从而大幅增强工程兵力量。与目前相比,“规划”实施后的旅战斗队工程兵力量在机动保障能力、战场感知能力和防护能力方面都将有较大提高。
截至2013年初,美陆军10个现役师编设3类共43个旅战斗队。每个旅战斗队编配1个工兵连,形成3类共43个工兵连。其中重型工兵连19个,步兵旅工兵连16个,“斯特赖克”旅工兵连8个。执行“规划”后,以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为例,原有4个旅战斗队裁撤1个。在此过程中,被裁撤旅战斗队的工兵连人员和装备编入其他旅战斗队,使原本的工兵连扩编为工兵营(包括2个工兵连、1个营部排、1个信号连和1个情报连)。对比美军工程兵部队调整前后的情况,可以发现如下变化:
首先,总编制人数不减反增。原本美军重型工兵连约有168-172人,执行“规划”后扩编为重型工兵营,编制226-230人;原本美军轻型工兵连约有106-110人,执行“规划”后扩编为轻型工兵营,编制226-230人;原本“斯特赖克”工兵连有143人,执行“规划”后扩编为“斯特赖克”工兵营,编制181人。总体计算,原有43个工兵连约有5856-5996人,执行“规划”后变为32个工兵营,约有6777-6905人,增加约15%。
其次,突击破障装备得到加强。对比执行“规划”前后的美军工兵部队编配可以发现,新工兵营不仅拥有2倍原工兵连的一般装备,还增加了新的破障装备,如装甲突击车(ABV)和装甲架桥车(AVLB)。
第三,提高排爆和远距扫雷能力。执行“规划”后的美军工兵营内编设了1个排爆机器人班和2个远距离雷场探扫班,并装备了防雷车,不仅增强了应对简易爆炸物和探测大面积雷场的能力,也提升了工程兵的战场生存能力。
第四,强化地理空间信息保障力量。过去,美军只有重型旅战斗队工兵连编有“数字地形支援系统”,可以执行有限地理空间信息保障任务。执行“规划”后,美军的重型工兵营、步兵工兵营内都将编配“数字地形支援系统”和1个专业班,这将大幅增强美军部队的战场感知能力。
第五,加强侦察力量和“核、生、化”防护力量。从执行“规划”后的美军各类工兵营装备中还可以发现充气侦察舟和工兵侦察车等专业侦察装备,以及诸如“核、生、化”洗消系统、防毒面具、红外照明系统等装备。此外,“规划”后的工兵营还列编了1个信号连和1个军事情报连。这样的工兵营编成实际上已经大大拓展了传统工兵的职能。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