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50年前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50年前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50年前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拥核50年中国用实力捍卫国家安全
程绩
  5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50年来,我国核事业如同国家国力一样辉煌发展。再回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求是》回顾中国核事业

  核武器从面世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我国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以有限的45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大跨度发展,核武器科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现已形成完整的核武器自主创新研发体系,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刊登了署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委员会的文章,题为《为实现中国梦铸牢国防基石——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

  文章称,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效增强我国战略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坚强的国防基石。

  回顾50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文章认为主要有5大意义:

  ■ 历史昭示,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维护世界和平更无从谈起。

  ■ 核武器研制成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标志性的成就之一。作为关系亚洲和世界安全与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在二战后各方力量相互制衡的复杂国际格局中,用实力捍卫了国家安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

  ■ 两弹精神,是几代核武器科技工作者用汗水、热血和生命熔铸的“核魂”,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时代精神与核武器科技事业伟大实践的结晶。

  ■ 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我国的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同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核力量仍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战略手段。

  “秀”核实力显自信

  近两年来,我国的媒体不再谈“核”色变,核话题已经不是“禁区”。

  2013年10月27日开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官方媒体连续报道海军首支核潜艇部队,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报道中,不仅首次公开了核潜艇内部舱室的照片、潜艇兵日常航行操作的视频,还披露了核潜艇部队日常训练、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以及处理故障等内容。

  对于我国主动解密核潜艇,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说:“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需要了解中国军队的发展情况,此时解密核潜艇部队,是中国军事透明度、海军透明度提高的表现。”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也表示,核潜艇亮相表明中国军队建设的透明度在加强。

  “作为一种战略武器,任何国家的核潜艇亮相都会有威慑的考虑,但中国核潜艇部队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张军社说,中国此举也算是“秀肌肉”,但是并未朝着任何国家“挥拳头”。

  2014年2月13日,解放军报刊文《遭遇核袭击时,第二炮兵部队官兵怎样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一直被称为“神秘之师”。文章中,记者亲历了第二炮兵某基地进行的一次导弹测试,模拟遭遇核袭击时,官兵怎样应对。文章介绍该基地着眼未来作战需求,把全防护状态下测试操作作为必训课目,设置阵地遭核袭击、受放射性污染等战场背景,将防护训练内容从人员穿戴防护装具拓展到判断遭袭情况、通过沾染区和洗消全程,并定期进行检验性演练,有效提高防护训练质量。

  我国首提“核安全观”

  2014年3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习近平在讲话中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习近平指出,人类要更好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应对好各种核安全挑战,维护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加强核安全是一个持续过程。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中国核安全观,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首次全面阐述的关于核安全问题的思想、原则的简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概念的国家。

  习近平强调,发展核事业50多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中国对全国核设施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法规体系,正在制定核安全条例。中国还积极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陈凯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政府既注重加强国内核安全领域相关立法,又积极与国际缔结有助于提升世界核安全水平的条约,有关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均得到有效实施。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介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保持了良好的核安保记录。我国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隶属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的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政府间相关交流与合作。

  本报记者 程绩 综合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阳光天地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32版:慢病/新民健康
拥核50年中国用实力捍卫国家安全
核爆亲历者50年后重聚
新民晚报焦点A04拥核50年中国用实力捍卫国家安全 2014-10-16 2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