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推行“阳光警务”杜绝“隐性推诿”
走进公安窗口 全程录音录像
潘高峰
  市民汤先生至今对年初的那次报案经历记忆犹新。

  今年2月18日,汤先生因为手机被盗到派出所报案,治安窗口民警告诉他,手机在哪个区被盗,就去哪个区报案,不然不予受理。白跑一趟的汤先生有些郁闷。没想到就在这时,民警接了一个电话,很快改变了态度,受理了汤先生的报案。

  以看似合理的解释推托、拒绝市民,市公安局法制办副主任范宏飞将之形象地称为“隐性推诿”。记者昨天从警方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全市400余个窗口接待和执法办案场所,已实现监控全覆盖。“看得见图像、听得见声音,法制和督察部门一天数次随机抽查,随时可调阅动态监控画面。”在上面的例子里,民警接到的,正是市公安局法制办巡查人员的电话。

  市民与公安打交道,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派出所。现在,不管走进全市300余个派出所的哪一家,从进门到出门,民警和市民群众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录音录像。

  市公安局法制办副主任钱海啸介绍,市民报案碰到的推诿,除了借口案件不属自己管辖,让当事人到其他单位报案外,类似“还需要回去补充材料”“电脑坏了没法做笔录”,也都是“隐性推诿”的常见借口。

  据钱海啸透露,还是上述的派出所,今年4月接到一个被骗群众报案,接待民警又以不属于本单位管辖为由,不予受理。这一幕同样被市局法制办视频巡查发现。法制办立刻向办案单位制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对相关民警进行了责任追究。这是上海警方“阳光警务”建设的重要方面。

  据统计,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两年来上海警方接到的投诉类信访总量逐年下降,2012年同比下降6.8%,去年同比下降11.5%,未发生一起因公安执法导致的法院判决无罪案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到83.31和82.44,均为历史最高位。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阳光天地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32版:慢病/新民健康
本月拍牌“碰碰运气”
一妇婴今起开通微信就诊服务
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在沪复赛
走进公安窗口 全程录音录像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走进公安窗口 全程录音录像 2014-10-16 2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