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老俩口从浦东机场接留学的女儿乘地铁回家,在陆家浜路出站。所带行李并不算多,总共一个拉杆箱,一只旅行包。然而,已近古稀、年老体弱的我俩,面对几十级深邃、陡峭的下行台阶,手足无措。我急中生智,采用“蚂蚁搬家”的笨办法,我和女儿两人搬着拉杆箱,一级一级往下挪,再回来搬旅行包。
我想,上海地铁站每天来自五湖四海、或如我们这样的乘客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困境,遇到的必不在少数。尽管上海地铁站大多设有无障碍电梯,但数量有限,不少寻找不易;有的平时是关闭的,据说要通过“呼叫”求助,工作人员方能前来帮忙。而地铁站下行没有自动扶梯的情况也存在。我特地做过一番实地调查:人民广场站一号线无下行自动扶梯,而近二十个出口,只有五、十六号出口有无障碍电梯;八号线大世界站、老西门站无下行自动扶梯,后者八个出口只有五号出口有无障碍电梯;而八号线、九号线的陆家浜路站则下行自动扶梯和无障碍电梯全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了地铁站的地面出口,为乘客遮阳挡雨统一加盖顶棚的事。要是在地铁站原有下行通道台阶的右侧,辟出适当宽度,稍作改造,建成坡道,便于乘客的行李搬运,岂不美哉?如果下行通道较长,则可分段设计,以利安全。一个节能环保、简便易行、花费不大的小小举措,也许就能给我们这座大都市增添不少的亲民举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