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曾读过司马迁的《史记》、《鸿门宴》,记忆犹新。金秋,我来到西安临潼,发现鸿门宴遗址就在附近。我叫了辆出租车,约行二十分钟,就到了临潼新丰。
鸿门,在临潼东北方向的新丰镇鸿门堡村,因雨水冲刷,形似鸿沟,北端出口处如门,故称鸿门。正面是一座城堡,正门上刻有“项王营”三字,筑有城墙。右侧是一个圆形拱门,两侧有一书联:“楚霸王刀光剑影鸿门设宴;汉高祖绝地逢生千古留名。”
站在项王营城门,向前眺望,中间的道路,像是一条深沟,两侧的土堆,像刀劈斧砍的绝壁屹立着,俨然是一扇大门。我问路边的一位老汉:“这就是史书上说的那个新丰鸿门?”老汉说:“那还有假?项羽入关后部队就驻扎在这里,项王营是他兵营。”听老汉的口音,是地道的本地人。他指了指路边的小院说:“项羽为不让刘邦当关中王,设计骗刘邦来喝酒乘机想杀他,就在里面土墩上摆的宴。项羽攻打咸阳城后回来,在项王营里进行分封,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我们鸿门古村现在有五千多人呢”。老汉说得有鼻子有眼。
我按老汉指的地方,步入鸿门宴遗址院内。门口一块巨石,正面刻着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章节。背面书有“鸿门一宴,千秋转机。”中间有个用砖头垒的正方形土墩,长、宽各13米,高3.8米,原为夯土,经整修保护,外用青砖加固。
据考,此处就是鸿门宴会台遗址。土墩高台前的石碑刻有“公元前206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宴会刘邦处”。石碑的两侧,是两组以项羽、刘邦为代表的人物群雕,都是当年的风云人物。院内有鸿门宴博物馆,设“楚汉骄雄”、“楚汉争霸”两个展厅。还有一个“宴会厅”,按“鸿门宴”的故事、记载的人物、座次及方位,艺术再现了当时的实景。在宴会台遗址的后面,搭有厕所,据说是当年刘邦如厕溜走的地方。
参观后,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鸿门宴上,项羽没有采纳范增之计杀死刘邦,使其逃脱有了转机。经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反而被刘邦大军困于垓下,逼至乌江自刎。对项羽最后的败亡,世人多为其叹息、惋惜。认为项羽没有当机立断,一时心软,放走了刘邦,给了他喘息机会。但刘邦最终取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顺应了民心。他率先攻入秦都咸阳城后,与民约法三章,取信于民。人民拥戴是政权存在的根基。而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坑杀二十万秦军战俘。进入咸阳,又进行烧、杀、抢、掠,已丧失民心。性格决定命运。即使项羽鸿门一宴杀了刘邦,按他的个性及处事方式,也难以赢得江山,坐稳江山。直到乌江自刎前,他才醒悟无颜见江东父老,但已晚矣!正如古人所言: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须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