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听罗大佑的专辑时注意到她的。在音乐工厂时期,罗大佑出过两张群星合辑,都收有袁凤瑛的佳作。袁凤瑛的成名曲《天若有情》,也就是凤飞飞脍炙人口的《追梦人》的粤语版,刘德华吴倩莲主演的《天若有情》的电影主题曲,唱《你的样子》粤语版的李健达和李默填词,显然没有罗大佑本人的国语版来得文采飞扬,袁凤瑛的演绎,相比大她8岁的凤飞飞,袁凤瑛少一些沧桑故事,多一份淡然和冷漠。
但是,淡,淡不过许美静;冷,冷不过王菲。
她就是一个伫立在音乐两极之间的温婉女子。你听她唱到副歌高潮,用情之时,也是适可而止,没有痛彻心扉故作悲愁,也不会作壁上观冷眼旁睨。我不知道是不是骨子里的传统古典,让她和罗大佑的合作如此熨帖自然,也让她在破釜沉舟急速前行的香港黄金时代,在前卫做派劲歌热舞大行其道的香港乐坛,总有一种时不我与的落寞之感。
于她的人生,则是郁郁不得志。罗大佑为其出版了三张专辑——有文章对此的描述是“力捧”——之后,她竟彻底从乐坛销声匿迹了。1998年,她在尖沙咀自资开办一间唱歌学校,只开了一年,之后又于香港市政局一间文娱中心教授唱歌,据说很受小朋友的欢迎。
2004年,她出现在罗大佑“香港搞搞新意思”演唱会上。我看了视频,她保养得很好,一如少女时的她。笔挺西装的罗大佑在舞台中央为她伴奏钢琴,当《天若有情》的前奏响起,我看到她笑容灿烂地向观众挥手。一条黑色圆领露肩百褶长裙,显出高挑苗条的身材,只是烫了头发,斜斜垂肩,画了淡淡的眼影,有一点点没有消除的眼袋,却多了几分成熟女人的韵致。我不知道在那一刻,她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从1999年到2004年这5年,乃至2004年至今的这十年,她有没有留恋过这个舞台?有没有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常?是不是已满足于教教小朋友?
袁凤瑛的代表作大多是粤语翻唱,《吉普赛情人》翻唱陈淑桦的《无言的表示》,《戏迷情人》翻唱黄莺莺的《葬心》,《寂寞是》翻唱齐豫的《走在雨中》,我不知道这是否限制了她自己的发挥……
袁凤瑛是自始至终把心事藏在心底的内敛女子,林夕、罗大佑为她写《心经》有这样一句:“只因为他离别时候撩动爱意难平,沉默宇宙那天地声似共我呼应。”恰如其分,歌如其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