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过去,在微风里翻腾着的绿浪活泼而又温柔。这浩瀚无边的葡萄园,罩在明媚阳光里,连落在地上那斑斑驳驳的影子也显得精神抖擞。
科尔丘拉,这岛屿位于克罗地亚最南端,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远在公元五世纪初,希腊殖民者便在海岸沿线及大小岛屿广植葡萄。由于土壤肥沃、阳光充沛,葡萄收成好、质地佳,这儿因此成了酿酒天堂,家庭酒坊星罗棋布。
Vinarija酿酒坊在当地是颇具名气的,获奖无数。酒坊主波吕斯自豪地表示,酿酒是祖传事业,已有300余年历史了。他所拥有的四万余株葡萄树,散植于科尔丘拉岛38个不同的地方,雇用了十多名员工照顾。他笑着说:单单驱车到各个种植点去视察葡萄的生长,便大费周章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集中在一起种植呢?”他说:“哎呀,如果其中一块地因为虫害或其他因素而蒙受损失,我还有另外37块地呀!”
他所种植的葡萄,有七大品种,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就算是同一株葡萄吧,味儿也不同。比如说,山坡上的葡萄,有些向阳,有些背阳;那些沐浴在阳光里的,硕大甜美,酿成酒后,味儿当然也比较好啦!
谈及喝酒的习俗,波吕斯侃侃说道:“酒是有知觉的,啜饮葡萄酒,品尝的不是饮料,而是心情。亚洲各国酒价昂贵,人们抱持庄重的心情喝酒,这种心情当然也影响了酒,使它变得紧张兮兮的,无法把自己的魅力完全施展出来。在欧洲呢,酒价较为低廉,人们喝酒时,心情轻松自在,酒也变得无羁自如,香气当然也就能释放得淋漓尽致了。”
喝葡萄酒兑水,一般是不被接受的;然而,对此,波吕斯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酿酒的技艺,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而以水掺葡萄酒,也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务农人家在耕作时,往往挥汗如雨,口渴若狂,所以,他们总随身携带酒瓶和水瓶,以水兑酒,随掺随喝。喝了以后,干起农活,更为起劲。”顿了顿,又说:“不过呢,我们只用质地较低的葡萄酒兑水来喝,质地好的,当然只能纯喝啰!”
克罗地亚生活水平低,酒价廉宜。在Vinarija酿酒坊,最便宜者,750公升一瓶才卖25库纳(折合人民币25元),比较贵的,也只不过250库纳而已。可我注意到一种350公升的甜酒,售价居然高达400库纳!
他慢条斯理地说:“这是科尔丘拉岛的特产,需要采用一种颗粒特别大、味儿特别甜的葡萄来酿制,一公斤甜酒,必须用上15公斤葡萄,工序非常繁琐。酿好的酒,喝起来是有层次、有深度的;喝后回甘,余韵绵长。收在家里,酒味百年不变;而开瓶之后,也保证50年不坏。今年,雨量过多,葡萄质地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这种甜酒,我一瓶也没酿。”
嘿,这人是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哲学来酿酒的哪!
店里四面墙壁挂满了奖状,我凑上前去细细地看,他耸耸肩,毫不在乎地说道:“这些奖状,其实只代表了几名法国评判的看法,不能说明什么。酒好不好,我心中自有一把尺。如何酿制出一年比一年更好的酒,才是我最大的目标和挑战。”
这人,不为奖项而活,奖状却源源而来。原因只有一个,他痴爱他所从事的行业,全情投入;而酒,是有知觉的,它懂得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