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党参议员和首相安倍及其阁僚利用质询方和答辩方的角色,演起了“双簧”。
在27日的审议中,站在质询一方的自民党参议员山本顺三称,要“正确认识当前的日本周边安保环境”,举出朝鲜和中国的事例。答辩一方的安倍马上接过话题,点名道姓称“中国在东海不断侵犯日本领海”,因此日本需要安保法案提高遏制力。
在28日的审议中,自卫队干部出身的自民党参议员佐藤正久扮演“黑脸”角色,以冲绳县石垣市对安保环境变化有切肤之感为例,渲染“中国威胁论”。安倍在答辩中再次无理指责中国在东海的油气田开发“违反共识”。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也在答辩中举例指出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活动,称“中方活动对日本安保环境的影响无可否认”。
日本媒体指出,随着民众反对声音日益高涨,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在众议院强行通过安保法案后急剧下滑。为避免安保法案进一步伤及内阁支持率,安倍政权在参议院审议中尽量回避法案的违宪问题。为了转移民众和舆论视线,他们反复强调所谓“周边安保环境恶化”。
事与愿违,安倍政权祭出“中国威胁”牌不仅未能说服民众,反而触发对安保法案动机的更多质疑。有识之士指出,煽动他国威胁论,付诸民粹情绪,不仅无助于给安保法案增加合法性,更令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担心安倍政权强推安保法案的危险动机和心态。
《朝日新闻》28日在社论中警告说,考虑到中国邻近日本的地理特征,以及两国间复杂的历史问题,安倍试图与中国军事对峙的设想很危险。
群马大学宪法学者藤井正希28日指出,安保法案不会增加日本的遏制力,安倍称安保法案可以保护日本安全是胡说八道,煽动外部威胁是当年日本军部和希特勒纳粹的手法。所谓“中国威胁”只是臆想,对中国来说,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选择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而不是选择对立显然更有利。 冯武勇 刘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