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辣烫鲜香乌江豆腐鱼
一味
  文 / 一味

  乌江,是系在贵州身上的一条美丽绶带,虽然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兵败乌江自刎的悲歌与它无关,但红军“突破乌江天险”,遵义县乌江镇边的滚滚江水、渡口、群峰却都是革命道路上曲折磨难的见证者。如今,来到乌江镇,不仅要缅怀历史,还要品味现实,因为整个小镇都飘散着乌江豆腐鱼的香气。

  走在乌江镇的沿江大道上,饭店酒楼一家挨着一家,主打菜品都是乌江豆腐鱼。自古以来,乌江两岸的人们在捕鱼食鱼的过程中,练就了一手烹调绝活。而地处黔北要津、水陆交汇之地的乌江镇更是把一条乌江鱼翻着花样做,豆瓣鱼、麻辣鱼、清蒸鱼、酸汤鱼、脆皮鱼、糖醋鱼等美味河鲜组成了乌江鱼系列佳肴,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以乌江豆腐为配料的乌江豆腐鱼,享有“中国一绝、黔北一技”的美誉。

  千里乌江,鱼类众多,鲤、草、鲶、鲫四大家鱼样样齐全,但是烹调乌江豆腐鱼,以野生鲶鱼为佳。乌江鲶鱼,体形肥硕、无鳞,它纵游于江涛之中,活力无限,且没有泥土腥气,故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乌江豆腐,工艺传统,其色泽雪白、滑腻如膏、细嫩爽口,烹制中易于调和入味。由乌江豆腐与乌江鲶鱼为原料,佐以食油、姜、葱、蒜、辣椒、花椒做成的乌江豆腐鱼,其色光鲜,其味悠长,正是:“鲶鱼豆腐红油光,葱绿蒜白姜丝黄。肥嫩辣烫鲜香满,争食美味忘举觞。”

  贵州人,与四川、重庆人一样,口味重,喜食辣椒,因而乌江豆腐鱼也以麻辣味为主。烹饪时,先将辣椒、大蒜等佐料配制入锅,熬成汤汁后,放入新鲜宰杀的鲶鱼块和豆腐,加水,文火慢煮。随着鱼肉里的营养物质溶进汤中,豆腐里渍着鱼味,调料激发着鱼香,叫人欲罢不能,垂涎三尺。红油光亮的一锅乌江豆腐鱼端上来,挥筷品尝,豆腐嫩,鱼肉更嫩,若不从鱼香的浓淡上区分,简直辨别不出哪块是豆腐哪块是鱼肉。辣劲道,麻味足,虽已是吃得满头大汗,可直呼过瘾,最后还要用汤料下一碗鱼汤面才收得了嘴。

  除了麻辣味,乌江豆腐鱼还有清汤味和酸汤味,但并不是说不用辣椒,只是汤锅中没有辣椒或配以少许酸菜烹煮而成,可是吃的时候,必须蘸辣椒红油碟,这样品尝起来才有味。来到乌江镇,吃锅豆腐鱼,辣椒多多少少都是要尝点的,因为辣椒就是乌江豆腐鱼的灵魂,辣椒的香辣味就是乌江豆腐鱼的特色味道。

  乌江镇的江边,波烟浩淼,“铁锁横江”的摩崖石刻是历史的印记。品味了豆腐鱼,带着火辣辣的余香,驻足乌江,“试看天堑投鞭渡”的豪情由心而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电力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0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12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辣烫鲜香乌江豆腐鱼
台式家庭菜谱
食莴笋莫弃叶
水晶冬瓜
如诗如画 亦菜亦景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09辣烫鲜香乌江豆腐鱼 2016-05-19 2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