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两件小事
邵 宁
  邵 宁

  最近,听说两件与出租车驾驶员有关的小事,心里暖暖的。

  “几度春秋”(网名)是一位40多岁的“的姐”,开单班车,很辛苦,几乎每天到浦东机场排队等客。不过高考前半个月,她一直没去排队,朋友一再追问才知道原委。原来,有一天,一对母子上了她的车,两人看上去很节省,因为下大雨实在没办法才叫了出租车。儿子即将高考,每天要从杨浦赶到陆家嘴补课,可因为家里条件所限,他天天挤公交车往返。“几度春秋”听说后,立即表示每天接送这个男孩去补习,不收费,让他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准备高考。就这样,她说到做到,义务接送了男孩半个月,直到高考。

  还有一则“寻找好心的哥启事”,是一位上海女乘客发布的。她说,今年大年初四她听说哥哥患急病被送到了曲阳医院,就叫了辆出租车赶去,可到了医院却没见到哥哥。因为事发突然,她手机都没带。开车的崇明的哥便热心地帮助她,拿出手机,为她联系上被转送到第一人民医院的哥哥,又立即把她送过去,使得她第一时间见到了哥哥。哥哥经及时治疗已经康复。现在,这位女士一直惦记着这位好心的崇明的哥,想当面谢谢他。她每次看到出租车,都会留意是不是那位好心的哥。

  的哥的姐是我们城市里最辛苦的群体之一,他们早出晚归,“一天机器人、一天植物人”。近年来,在打车软件的冲击下,驾驶员的生意不好做,收入也在下降,许多人不愿意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第一个故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愿意放弃营收,每天去接送一个素不相识的考生,这一举动让人产生敬意。而她给予这个家境不佳的男孩的,绝不仅仅是一些免去的车费,更多的是来自陌生人的关爱和鼓励,一种精神上的支持。相信这会使男孩更勇敢地走向考场。

  第二个故事同样让人感动。拿出手机借给有急事的乘客打个电话,许多出租车司机都会这么做,说不定那位崇明的哥自己都不记得了。可那位女乘客还记得,而且还想找到的哥表示感谢。这种感恩之心,同样值得赞许。无论崇明的哥能否找到,这位女乘客的“寻人启事”,都会让更多风里来雨里去的出租车司机感到温暖。

  这两件小事,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传递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活动专版
   第B0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宜家召回怎能双重标准?
两件小事
归 巢
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
候 诊
公然侮辱妇女暴行违法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两件小事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