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归 巢
华心怡
  华心怡

  甚至未及羽翼渐丰,年轻人便争先恐后地离开长辈的庇护,去外面的世界摸爬滚打。对他们来说,情感上的摆脱,才是天大的事。自由这个字眼,是离巢雏儿的心上指引。在很多人看来,离开这个动作本身的意义,该是比其所代表的象征,来得更叫人兴奋。

  18岁,或者更早,欧美的孩子们大多出离家庭,一个人见识世界去了。西方人也说,没有孩子的家庭,是空巢家庭。

  但在可能性更多的当下,空巢家庭却越来越少了。在过去一轮美国人口普查结束后,皮尤研究中心得出了一项新的分析结果:18至34岁的年轻人更有可能与父母,而非与恋人同住。这在近现代历史上还是首次。报告发现,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32.1%的人生活在父母家中,而与配偶或伴侣同住的比率只有31.6%。

  “真正的巨变是,不管是以结婚还是同居方式,有伴侣的年轻人少多了。”经济学家理查德·福莱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1960年,女性初婚年龄的中位数是20岁,男性22岁。25岁以上人群中未婚者占十分之一。而现在,男女初婚的中位数分别是29岁和27岁。皮尤中心预测,这一代年轻人中四分之一可能会终身不婚。欧洲,也顺应这股潮流。

  从飞出去,到走回来,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自立的成本更高了,而年轻人却普遍变得更“穷”。在欧美经济体中,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考虑通胀因素后,英国25~29岁年轻家庭2015年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04~2005年的水平——从当时的3.19万英镑下降为3.1万英镑。而在法国,每4个失业者中就有一个不到25岁。据《费加罗报》报道,该国有1/5的年轻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自由,是生存之外的奢侈品。至于爱情,也是自立的一部分。清风明月,意乱情迷,到最后却无力抗衡牛奶面包的切实。这个世界一直都很疯狂,又无比现实。归巢,比起其他更多的天灾人祸,并不是最坏的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活动专版
   第B0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宜家召回怎能双重标准?
两件小事
归 巢
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
候 诊
公然侮辱妇女暴行违法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归 巢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