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推出“找回失落的出租车名片”系列报道,的哥如厕难、吃饭难等现实问题得到关注。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哥还面临着“睡觉问题”。
今年1月,新民法谭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的哥信箱”,不少的哥向我们反映睡觉难。50岁的锦江的哥杨师傅说,隔天的晚上,他都把车停在自己家所在的宝山区淞南十村的外面,人就睡在车里直到天亮,然后开出去交班。说是睡,其实是坐着打盹。他这样“睡”在车里,已经一年了。
的哥之所以要睡在车里,是因为现在对违法停车严格查处,无论有无黄线,夜间停在路边的车辆都会被贴单处罚。有位的哥说,他们还不能躺在后座睡觉,如果被发现驾驶室没人,就算“停放”,也要处罚。所以他们都是坐在驾驶座位上睡觉的。夏天还好过,冬天天气寒冷,又不能开暖气,那样要发动汽车,太耗油,而且废气排放有危险。他们只能身上盖条毯子,坐在驾驶座上,苦苦熬过寒夜。
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车停在车位里呢?时下,停车难是一个普遍问题,而的哥结束营运都要到凌晨一两点,小区里早就停满了,运气好的话转半个多小时能找到一个车位,但找不到车位就只能停在小区边的马路上。宝山区的共康、共富、泗塘、淞南等地是出租车司机居住的集中点,这种现象比较多。虽说的哥是做一天休息一天,在车上睡觉并不直接影响后一天的营运,但长此以往,健康肯定受损。
一位资深的哥说,过去,考虑到出租车的特殊情况,交警部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22点至次日5点间对停放的出租车不贴单,让司机交班。所以他们夜间可以放心回家睡觉。但是,现在有的民警不了解出租车司机停车的特殊情况,导致有的司机罚单激增,因此在车上睡觉也是无奈之举。
道路交通大整治是件大好事。一年来,上海通过完善法规、严格执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得马路上的秩序有了很大好转,不少顽症都迎刃而解。然而,出租车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夜间无处停车也是一个存在多年的现实问题。要擦亮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需要给予出租车司机更多的关心、关爱。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能否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区别对待,或者出台专门的办法,让广大的哥的姐不再坐在车中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