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考古发现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曹操墓、海昏侯墓等考古发掘,都得到了公众的实时关注,并引发了参观展览的热潮。与之关联的影视文学作品也大受欢迎。
然而,仍有一些隐忧。一方面,公众对陵墓盗宝等表现出强烈的关注与好奇,导致一些考古内容被过度诠释,丧失了学术上的严谨性,难以促进公众人文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严谨的考古新材料与新成果、科学的考古方式,又缺乏好的故事载体而难以为公众所认知。
在一个信息互动程度空前频繁的时代,考古发现不能满足于被动呈现自己的美,还是应该以更贴近当代人审美和情趣的方式,找准和当代人的情感共鸣点。2016年获得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最佳实践奖”的虚拟考古体验馆,就提供了更多有趣的参与方式。或走进三维动画窥探古墓丽影,或客串原始人钻木取火,还可参与文物复原等游戏。而围绕此次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也上线了相关APP,从中可以看到考古人员6年的考古调查,也可以参与游戏,搭上一艘大航船和新罗商人一起前往蓬莱国。
考古发掘和研究,要顾及专业以外的人,这已经是国际公认的理念。考古不仅仅是研究,还有保护、利用,而公众在后两个层面可以也正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杨雪梅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