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人长很忙。他现在既是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的首席指挥,又是厦门爱乐乐团艺术副总监、常任指挥,每年还要与国内外众多的乐团合作。途经他的家乡上海,更多的是在机场转机。不久前他终于应上海爱乐乐团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指挥了一场“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时隔几年,再度现场聆听,欣喜感到他的指挥艺术已进入新的境界。
傅人长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多套音乐会,已连续七年元旦在该厅指挥柏林新年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得到当地舆论和乐迷的好评。从指挥生涯开始起,傅人长在设计音乐会时,除了常规曲目,他还经常会以某个主题来“穿针引线”,精心编排,这对吸引听众、普及古典音乐(国外同样需要普及古典音乐),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他到厦门爱乐乐团,依然保持了这一特色。就拿这次他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来说,他围绕意大利这个主题,别具匠心地编排了如下曲目: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奥芬巴赫《船歌》(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罗西尼歌剧《土耳其人在意大利》序曲、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用主题串联音乐会,指挥家就需掌握大量的曲目量,并在指挥具体曲目时注意“一题多义”。这台“意大利印象”,现场反响热烈。傅人长的指挥,浑身洋溢着音乐热情,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左手的表情丰富生动,极具魅力。傅人长说,他最崇拜的指挥家是卡洛斯·克莱伯。傅人长正在追求他理想中的指挥境界。
还在求学时,傅人长就专攻过作曲。现在,指挥之余,傅人长还创作改编了大量的曲目。这次上海音乐会的安可,就是由他改编自二胡的《赛马》。傅人长重新进行了乐队配器,真有一种中国人的赛马,变成意大利人赛马的欢腾场面。特别是打击乐器的加入,惟妙惟肖,精彩纷呈。因为指挥,更娴熟乐队效果;因为作曲,指挥时就更得心应手。两者相得益彰,长袖善舞。这是傅人长指挥艺术的又一大特色。
音乐会结束后,在后台见到有乐手与傅人长交谈。他们称赞傅人长的指挥艺术和为人,希望他能经常回上海执棒。
出生在上海和从上海走出去的指挥家,占据了中国指挥界的半壁江山,现在,低调而专注于指挥艺术的傅人长,也已到了他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