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性命可轻 至宝是保
顾云卿
  顾云卿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充满故事。

  有一则曰“落水兰亭”,是说宋人赵孟坚,曾从他人手中易得“五字不损本”定武兰亭,“喜甚,乘夜回棹(驾舟返回),至昇山,大风覆舟,行李皆渰(淹)溺无余,彝斋(即赵孟坚)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这位画家,可谓对艺术的喜爱到了痴狂的程度。不慎落水时,为了保护手中的一幅珍贵字帖,他把自己的性命安危也置于脑后。

  “价值观”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源头。在遇到两物利与害相权时,人们总希望将最大之“利”归入自己囊中,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舍去,即使舍去的是自己的生命!在他看来,舍生取“利”与儒家所宣扬的舍生取“义”是完全统一的。这时候的“利”已经不光是物质之“利”,而是他心中的神物。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舍身为公的动人事迹,可以说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实际体现。共产党人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也是一位“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的践行者,这个“至宝”,就是革命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人类的解放和世界的大同。至于什么样的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才是“至宝”,不同人会有不同答案,但有了“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的信念,一切英雄行为均能找到合理的诠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游天下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鲁研”又有“新发现”?
难忘“袖珍校园”
仁者归来
石西民的最后一篇文章
一叶轻舟
性命可轻 至宝是保
“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
新民晚报夜光杯B04性命可轻 至宝是保 2012-12-04 2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