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条微博,其中提到某村民与外来商贩发生纠纷时,“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元)”。
“天价切糕”顿时引发了网友的各种吐槽。但是不久后,该微博即被删除。12月5日,“岳阳公安警事”又发了一条微博,称之前信息不准确,是被损摩托车、医疗费、“切糕”损失共15万余元。但是这条微博,不久又被删掉。
如此反复随即引发舆论的猜疑,本来简单的事实真相一时也扑朔迷离。政府部门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务必保证发布信息准确稳定才能确立自身公信力。但这次“岳阳公安警事”先发“天价”切糕给人误导,后发澄清微博却又随即删除,不禁让人怀疑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素养与诚意。
微博一成“覆水”便难收。在微博这样的公共话语平台上,政府微博是用来疏通民情民意,而不是通过删除微博来推卸责任的。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信息发布,政府工作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勇于担当。如果不能保证发布信息准确无误,政务微博不仅形同虚设,更会伤害政府的公信力。在“天价切糕”背后,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要反思,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乃至默不作声。
人民日报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