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今天暴风雪已导致阿兰达国际机场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该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供航班起飞。所有飞往阿兰达机场的航班均转场备降。机场运营方说,预计整天航班起降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莫言所乘航班原定今天下午抵达阿兰达机场。
行程安排紧凑
莫言领奖要在瑞典逗留7到9天,行程被安排得非常紧凑。今天抵达瑞典后,莫言将在瑞典皇家学院大厅参加新闻发布会,进行45分钟的演讲,明天会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并在瑞典学院举行一场重要的演讲。不过,因为受暴风雪的影响,按原定时间的莫言演讲肯定无法进行,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此行的重头戏是12月10日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6时30分莫言将领奖并发表演讲。他此前曾透露,自己的领奖演讲主题是“文学、故事、家乡、亲人”。12月11日,莫言还将与其他诺奖得主被邀请到瑞典的皇宫参加晚宴。除了这些重要的活动外,莫言还要去诺贝尔基金会拿奖金支票、参加多场与瑞典学生的交流谈话,当然更免不了接受众多媒体的采访。同行的出版方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透露,莫言还将向瑞典皇家科学院赠送自己的精装版文集。
腾讯文化频道从美联社引进三场今年诺贝尔奖颁奖活动的播出版权,分别是: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时25分,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演讲;北京时间12月10日23时20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12月11日早晨6时,诺贝尔文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奖获得者的宴会。
多位译者受邀
此次诺奖评委会给莫言的出席颁奖活动名额是14人,与莫言同行者包括莫言的妻子杜勤兰、女儿管笑笑、莫言的一位焦姓好友、9位翻译家以及山东省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与莫言有着20年交情的邵春生透露,他将借莫言领奖之机,向世界宣传高密市的红高粱文化。
莫言邀请的朋友中,翻译家占了半数以上。莫言说,“我有权邀请大概十几个客人参加这个典礼,其中有几位对翻译中国当代文学做出很大贡献的翻译家,比如美国的葛浩文先生,日本的吉田富夫教授,意大利的李莎、丽塔,法国的杜特莱、沙德莱晨等。我觉得,他们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莫言抵达斯德哥尔摩机场后,除了诺贝尔组委会派人接机外,瑞典外交部也会指派一名大使馆专员前去接机,并在莫言逗留期间全程陪同。
穿着引发猜想
正所谓事无巨细,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领奖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人们所关注。此前在微博上,关于莫言领奖穿什么的话题被网友们津津乐道。据其同行者邵春生透露:“此次,莫言已准备了包括燕尾服、中山服、西装在内的5套服装,以备不同场合的需要。”莫言之女管笑笑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父亲“已备好燕尾服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莫言是否要穿着具有浓重西方文化意味的燕尾服领奖,此问题一出便引起了网友和评论人士的围观,很多人认为莫言小说中有着浓重的民族文化特色,着燕尾服会显得“不伦不类”。而昨日在机场面对记者的提问,莫言非常淡然地表示,他会按照当地人家的要求来着装,遵照人家典礼的有关要求,入乡随俗。
诺奖评委马悦然的太太陈文芬表示,获奖者穿着没有硬性规定。大多数诺奖得主愿意选择燕尾服,其目的在于可以别上学术与文化勋章,而打领带的西装不行。此外,诺奖得主在授勋后第二天将进宫赴宴,届时他们将在燕尾服内披红彩,以增加获奖者在礼仪形式上的隆重感,服装应与领奖时有所不同。
演讲涉及家乡
比起着装,全世界更关注莫言的演讲内容,他在瑞典发表的所有演讲,必将成为西方社会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切口。谈到领奖时的演讲,莫言表示将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呈现。据悉,莫言在瑞典期间,将有3到4场学术演讲。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莫言表示,演讲内容与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有关,还会提到他居住过的高密和北京。虽然演讲的标题还未确定,但内容肯定离不开讲讲故事、谈谈文学,离不开家乡亲人和风土人情。
对于自己精神上的文学导师、同为山东人的蒲松龄,莫言认为自己和他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从他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他将重点提及蒲松龄对自己文学生涯的影响。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