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不贵,文化亲民”,是东方市民音乐会的理念,也是成功的法宝。
由本报参与主办的东方市民音乐会,已经连续办了6年半,真可谓越办越红火。今年的34场音乐会,平均上座率逾九成。这样的上座率,大概会让任何演出方眼红。其实,究其原因,说来简单,就是秉持公益的宗旨。
有一些高水准的演出票价太高,这是令普通市民望而却步的原因。但绝不能就此说明,普通市民只愿意呆在家里看肥皂剧,不愿意走进剧院聆听雅乐。相反,只要票价不贵、亲民,就不愁没观众。
东方市民音乐会并不因为票价低而降低演出质量,名团、名家的演出,一样高贵。明年上半年的“菜单”今天公布了,可以发现,其演出阵容,已经从一开始的清一色本地乐团,变为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团体共襄盛举。上海市民们,有福了。
在上海,文化亲民,并不仅限于东方市民音乐会一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院团、剧院、演出方,推出了亲民票价。高贵不贵,正在从梦想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