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不要囫囵吞枣
许鹊的爷爷年近九十,身体硬朗,许鹊特别孝敬他。这次,她去陕西出差,特地为他带来两斤北方大枣,颗颗饱满,他非常喜欢。邻居来他家玩,他还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正在谈笑之间,不慎让一颗大枣的枣核嵌在他咽喉部,咽不下吐不出,顿时感觉痛苦不堪。邻居见状连忙给许爷爷递上一杯浓茶,建议他把这杯茶喝下去,把那枣核冲下去。她爷爷犹豫了一下,便把这杯茶水一咕噜喝了下去,枣核是被冲了下去,但嵌在了食道,让他胸口隐隐作痛,而且影响吃饭,更糟的是几天后发热了。他这才打电话告诉许鹊。焦急万分的许鹊立即把他送至东华医院急诊。
通过胃镜检查和CT定位,发现这枚两头尖尖的枣核不仅刺破了食道平滑肌,而且还扎在气管上,引起纵隔脓肿,病情突然变得尤为复杂,凶险。让所有在场医务人员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怎么办?况且老人已年近九十,他经得起这场痛苦折腾吗?他能耐受这次急症手术吗?一场术前紧急会诊在张院长主持下在病房会议室召开。
消化内镜赵主任首先陈述了老人的病史,然后分析:“通过胃镜探查发现,这颗枣核已刺破食道平滑肌,深深地扎在气管壁上。如果硬是通过咬物钳去嵌,就担心一旦滑破旁边动脉,那后果太凶险。目前首先要让这枚枣核游离开气管壁,滑入食道内,这样既可以比较安全地把异物取出,又能够以最低程度的创伤来减轻对老人生命状况的影响。”
张院长认可他的建议,他的目光转向了胸外科专家。胸外科专家剖析治疗方案:“从CT片子上看,那颗枣核不但深深扎在气管壁上,而且已经引起纵隔脓肿,导致高热持续不退,看来进胸手术是不可避免的。”张院长问:“那你们的手术方案是怎样的?”胸外科主任叙述:“进胸后,先把异物游离开气管壁,推入食道,然后在胃镜下取异物,同时切开纵膈脓肿,进行冲洗。”张院长同意这个手术方案,便问麻醉科曾主任:“你们看看这个手术存在多大风险?”
“这位老人,本来就患有老慢支、高血压、冠心病。”曾主任分析麻醉风险,“他即使经受一个小小的手术,也可能面临很大风险,我担心老人在经历这次手术治疗后苏醒时气管一时拔不掉,还需要呼吸机维持一段时间。还有,如果气管导管在手术后即使被拔掉了,老人本来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还需要严密的监护,我建议术后立即把病人转入ICU监测。”张院长立即同意:“好,立刻通知ICU,让他们准备好床位。”
当天下午,老人被接进了手术室,李晓强、钱小花缓缓地注入麻醉药让老人平稳地进入麻醉状态。陈亦琳小心翼翼地把气管导管插入老人气管,接上呼吸机维持他的呼吸。胸外科医生切开老人皮肤、肌层,打开胸腔,找到异物处,轻柔地把它推入食道,接着打开脓肿冲洗。消化内窥镜主任利用胃镜从口腔经咽喉到达食道对准枣核,但因为枣核又尖又滑,咬了几下都没有成功。胸外科医生建议:“要不,我们在食道处切一个小切口把异物取出?”赵主任耐心地回答:“还是利用胃镜把异物取出,这样能够减轻对老人的创伤。”说完,他继续聚精会神地尝试,终于,咬物钳咬住了枣核,在他慢慢的牵引下,枣核返回口腔,滑入他的手中。
老人术后在ICU经过抗炎治疗,渐渐退去热度,恢复了健康。此后,每当他看见许鹊,时不时会幽默一句:“不要囫囵吞枣。”
一天,朱佳静、韵霞带一名实习医生为一个急腹症患者进行剖腹探查,麻醉恰好由李晓强担当。手术挺顺利,台上渐渐露出了轻松。可等到正要缝合病人切开的皮肤时,朱佳静突然感到自己腹部剧烈疼痛,脸色变得苍白,大汗淋漓。
“你怎么啦?”韵霞焦急地问。“我不知道,就觉得肚子剧烈疼痛,想上洗手间。”朱佳静艰难地回答。韵霞马上关心她:“那你快去吧,皮肤,我带实习医生来缝。”朱佳静脱下手套,让韵霞继续手术,她捂着肚子直奔洗手间。
一会儿,手术结束了,韵霞来到洗手间关切地问朱佳静:“你现在还疼吗?”神态虚弱的朱佳静回答:“疼痛比刚才好一点了,但拉下好多鲜血,会不会是患什么肿瘤吧?”韵霞说:“还没检查就胡乱给自己下诊断,亏得你还是一个医生。这样吧,你过几天去做一个肠镜检查,看看有没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