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诺奖插曲论
吴强
  吴强

  莫言今天抵达斯德哥尔摩准备领取诺贝尔奖。关于他的作品高低得失,我实在卑之无甚高论,只是由此事想起了三个在不同时间同样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外国人——

  第一个是爱因斯坦,他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鉴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奠定的地位,世人当时大多只是惊讶他为何迟至1921年才得奖。对爱因斯坦本人来说,他当然不在乎诺奖来为对世界的猜想加冕,丰厚的奖金对他才真有用。为了说服前妻离婚,数年前他曾许诺:“一旦离婚,只要诺贝尔奖发给我,我就将全部转给你”。这笔钱相当于对方近40年的年收入。于是,旷日持久的离婚协议获得突破。爱因斯坦得以挣脱了一个爱的枷锁,并迅速奔向另一个。

  第二个是罗素,他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次颁奖颇令时人费解,罗素写过高深莫测的数理逻辑、独树一帜的西方哲学、平易近人的思想小品,但似乎从没有“文学”过。文学奖?是不是颁错了?至少罗素本人也吃了一惊,“使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所获的是文学奖”。因为罗素当时正在为二战后的世界和平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他以为自己应该拿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当然,这不妨碍他开开心心地去领奖。

  第三个是萨特,他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萨特知道获得提名时,就曾经写信通知瑞典科学院,如果把奖发给他,他将拒绝领取。后者却打定主意要把奖项给他,似乎只是为了成全萨特的拒绝。萨特的拒绝出于两个理由:个人的和客观的。个人理由是“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客观理由则是“我很清楚,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

  这三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有各自的奋斗和追求。诺贝尔奖的获得和拒绝,都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插曲。如果把诺贝尔奖从其人生历程中去除,爱因斯坦、罗素、萨特也依旧是完整的爱因斯坦、罗素、萨特。因此,世人,尤其是中国人,对诺奖的一惊一乍其实大可不必。

  相反,以诺奖为一个窗口,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生人性以及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这或许才更有意义。毕竟,就像孔子早就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广告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27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2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2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资讯点击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回应”不该成“回避”
诺奖插曲论
“汽车右转让行人”如何做到?
媒体视点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腥酷”
景区降价 何时可期?
不去赴“水军”的盛宴
新民晚报评论A07诺奖插曲论 2012-12-06 2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