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短了、实了、与百姓近了。其中详实的数据,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注意到科教发展的两个数据值得关注,一个是教育投入占GDP的4%,一个是科技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占GDP的1.97%。
科教投入是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所需的“基础工程”建设用的。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兴旺。新近出版的《曾经的辉煌》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与迈克尔·曼德鲍姆的作品,他们以中国发展作为对照方,警示美国产生了“危机”,该书回顾美国发展取得成功的五个“秘诀”,其中重视教育是第一“秘方”,发展“愿景”以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的格言来表达,即“每一代美国人都能达到远超过前一代人的教育水平”(注意此话中的“远超”),“不同民族和地区教育资源和教育程度的差异逐步缩小,其经济成就的差距也随之缩小”。还有就是“重视研发”。弗里德曼此言值得回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科教投入与发达国家尚有距离。现在,我们通过努力追赶上去了,教育的“4%”和科技的“近2%”,是令人欣慰的。2012年,上海教育投入高达700亿,“如何用好700亿”的讨论和实施历历在目呢!
报告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这笔钱使得我们发展的战略安排能付诸实施: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每年资助困难学生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惠及1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枯燥数据背后,承载着民生的改善啊。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也同样“实事实办”地进行。报告说,“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这笔钱用在创新驱动中,用在中国开发核心技术中。而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说明企业创新动力滋生,特别令人鼓舞。
“4%”、“1.97%”,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宏观的“提示”,也是发展的“效果”。对个人来说,可能有点“远”,但数据由方方面面的投入和发展相综合、相关联,表现着祖国科教事业的进步,数据离我们又很近;发展结果惠及方方面面,惠及百姓,如一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说,他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农民工孩子在城里的求学问题”,笔者认为,科教发展数据反映了国家对发展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数据给老百姓带来了“利好”消息。